如何看懂MRD报告

对于MRD报告,白血病患者一定不陌生,但很多患者并不清楚这项报告该如何解读,具有怎样的意义。

 

一、什么是MRD报告

MRD报告既往称微小残留病,指白血病的患者经过化疗后,体内残留的不同数量的白血病细胞的状态。MRD的高低反映了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MRD越高,治疗效果越差,疾病越严重。因此目前制定治疗方案以MRD作为基础,若MRD持续阳性,或者由阴性转为阳性,通常预示着疾病复发风险增加[1,2]

2021版中国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新增其用于分层治疗,目前可以采用流式细胞术、PCR等方法进行MRD检测,一般在报告中会有说明[1]

 

二、什么是流式细胞术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是一种检测手段,是运用不同荧光标记的多种抗体组合对造血细胞表面或胞内抗原的表达状况进行检测,进而对细胞的系列来源、分化程度、表型异常与否进行分析判断的高通量、高敏感性检测技术,其在恶性血液病的诊断分型、治疗监测、预后评估及治疗靶点筛查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实验诊断手段。[1]

 

三、什么时候查MRD

与其他检查报告不同,MRD通俗来讲更多地反应了我们不同治疗节点的“疗效”问题,因此一般在诱导治疗后、巩固治疗后、移植前、移植后,都需要做MRD检测,更有利于识别异常髓系原始细胞。[2]

 

四、MRD报告解读

MRD报告分为三部分,检测所用抗体、结果、结论,对于患者来说,更需要关注结论。具体如下:

 

五、MRD报告具有的意义

AML的临床研究中发现,MRD的阈值>3.5x10-4 1.0x10-3提示高复发风险和预后不良。但仍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临床研究中,因MRD检测的依据不同,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综合判定[1]

对于AML而言,在诱导治疗后、巩固治疗后、移植前以及移植后的任何时间点的MRD 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预后预测价值,一旦出现阳性即意味着治疗不是完全有效并预示复发的风险增大,需要大家警惕。

 

六、MRD阴性是否就意味着不需要治疗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我们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的MRD,通常仅仅能代表骨髓中目前检测手段能够检测到的水平未发现白血病细胞,而不代表所有白血病细胞被清除,需要结合其他具有更深测序深度的基因突变定量检测等综合判定,然后考虑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不能“一锤子定输赢”。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中国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J]2021,42(08):617-623.

2.胡洪涛.王华等.儿童白血病百问百答[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

3.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临床流式细胞术学组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及浆细胞肿瘤微小残留病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J]2017,38(12):100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