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造血干细胞移植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是所有血细胞的最原始的起源细胞,存在于骨髓等造血组织、动员的外周血液和胎儿脐带血中。患者在放、化疗后输注健康的造血干细胞替代患者病态的或已经衰竭的骨髓,达到重建受者造血和免疫系统的治疗方法,称为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根据供体的来源可分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具体的适应证如下:

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主要适用于难治或复发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也可以用于难治性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或对化疗敏感的实体肿瘤的治疗。

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恶性血液性疾病: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难治或复发性淋巴瘤等。
  • 良性血液系统疾病:重度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某些先天性疾病如重症地中海贫血等的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常见并发症有以下几类——

一、早期并发症

感染

干细胞移植患者在预处理后造血重建之前有一段“无髓期”,在这段时间里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都会降到极低的程度,极易发生各种形式的感染,包括常见呼吸道、消化道等病毒、细菌、真菌感染。

出血

血小板减少使生理止血活动低下,容易发生自发性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往往危及生命。因此在“无髓期”,应密切观察血常规变化,一旦出现白细胞、血小板的降低,应紧急给予处理,包括输注血小板、使用刺激因子刺激造血。

二、晚期并发症

部分患者在预处理时需要进行放疗,而化疗药物及放疗均可能损伤身体其他器官;大部分预处理药物都有导致基因突变的作用,有引起继发肿瘤的可能。

三、特殊并发症

1、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是由于供受者之间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一致所引起的供体免疫细胞攻击受者组织器官的现象,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情况。

  • 急性GVHD

通常发生在移植后1个月之内,主要有皮疹、黄疸、腹泻三大表现,轻症患者可仅表现为面积大小不等的皮疹,严重的可出现全身黄疸,大量水样腹泻,肠粘膜坏死,并危及生命。在治疗过程中预防GVHD的常用方法包括调整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剂量、使用大剂量皮质激素等。

  • 慢性GVHD

通常发生在移植后6个月左右,多继发于急性GVHD,也有部分患者没有急性GVHD病史。90%以上慢性GVHD患者都有皮肤受损,可表现为硬皮病样改变和苔藓样变,此外还有眼部干涩、黄疸等表现。慢性GVHD的主要治疗手段也是免疫抑制药物+皮质激素。控制急性GVHD能显著减少慢性GVHD的发生。

2、肝静脉闭塞病(VOD)

肝静脉闭塞病是一种以肝内小叶中央静脉及其窦状隙纤维性闭塞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一般发生在移植后的3周内,危险因素有:

①移植前有活动性肝炎或肝功能不正常

②应用免疫抑制药物预防GVHD

③预处理的强度。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白血病以及很多血液肿瘤的病人来说,是重要的治愈手段。而造血干细胞移植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供者,供者可以是同胞兄弟、父母或者子女,还可以来自于无关供者,即非血缘的骨髓库提供者。我国的中华骨髓库有将近三百多万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爱心人士的HLA信息,为国内甚至世界各地的的有需要的病人进行骨髓捐献。最后,希望大家心存希望,积极治疗,一切都会好起来。

 

参考书籍:

《2021中国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