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起航,蓬勃蕴藉——安徽省中西整合论坛成功召开

12月10日,安徽省中西整合论坛在合肥市成功召开,来自中西方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线上,针对临床实际问题进行交流、切磋,共同探讨中西整合、创新发展之路。本次论坛旨在推动安徽产、学、研、用等各方面资源对接,加强中西医学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安徽的对外开放水平。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委员会执行主任、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平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孙婷博士担任大会秘书。

李平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肿瘤防治,难在整合亦赢在整合,中国抗癌协会在樊代明理事长的领导下高举整合大旗,已在全球重磅发布了肿瘤诊疗的中国模式,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肿瘤整合诊治体系。时逢岁末,回眸过往,樊代明理事长带领着中国抗癌协会在全国这个30多个省份,每周末都进行了CACA指南精读巡讲,整合思想犹如燎原星火,迅速在全国发展壮大。安徽也尝到了整合思想的甜头,中西整合是今后肿瘤研究与治疗的方向和手段,是推动我国肿瘤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治、学科建设、临床协作、科普患教一体化等创新工作模式。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进入学术交流环节。

专题一是由安徽中医药大学潘银星教授担任主持人对瑞士国际补充医学研究与发展协会 CEO 兼主席Dr.Kiu Caracani进行介绍,Dr.Kiu Caracani汇报的是《Oncology acupuncture,a therapeutic practiceto harmonize the body》,首先是介绍了癌症的致病因素及发生发展过程,治疗上主要是纠正气滞血瘀的因素,恢复一些主要器官的平衡如心脏等,恢复气血的平衡,并且对盲针的临床应用及操作过程作了详细介绍,然后介绍了增强免疫力的各种方式,如补充各种维生素、植物疗法等,并且对相关案例也作了具体介绍。

专题二是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的蔡标教授作为主持人,对马来西亚的江宗兴教授进行介绍,江宗兴教授汇报了《中医在马来西亚的概况与需求》,提到了马来西亚是东南亚首个正式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从此奠定了马中两国发展的深厚情谊,开展了学术与文化交流,包括中医文化在内,早前多在中国台湾或中国香港进行进修接受过正式的中医系统教育,或以当地祖传的名义执医,多行医不规范,在新中国成立后,马来西亚来中国中医药专科院校进行学习后,这些人员成为马来西亚中医界的另一批主力军,并提及2024年3月1日后马来西亚将正式落实辅助医药法令,正式承认中医是指日可待,然后对马来西亚的肿瘤分类、分型、风险因素进行介绍,在治疗中,中医在癌症患者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马来西亚卫生部官方医院并没有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癌症,但在私立医院中有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治疗方法,并且提出中医在马来西亚的治疗过程中并未受到政府的承认为主要原因,政府将中医列为辅助医疗也将在明年才实施,但在未来,中医治疗将逐步受到政府落实承认是正面的,但是否未来地位如同西医,将有待政府公布。

专题三是由安徽中医药大学陈朝晖教授担任主持人对中国科技技术大学的王育才教授进行介绍,随后王教授汇报的是《抗肿瘤mRNA药物的研发与转化》的相关内容,主要对肿瘤免疫疗法、mRNA疫苗作用机理及相关药物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提及BNT113治疗HPV阳性头颈癌、BNT111治疗黑色素瘤、GVGBM治疗脑胶质瘤、个性化肿瘤mRNA疫苗mRNA-4157、自复制mRNA疫苗治疗结肠癌,以及提及了HPV治疗性mRNA疫苗设计思路等相关内容,并且提及载体药物即将迎来爆发期,对各种专利布局及核酸转化做了详细介绍。

专题四是由安徽中医药大学唐巍教授作为主持人介绍中国中医科学院荣培晶教授,随后荣教授讲授《“脑病耳治”理论的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临床与应用》的相关内容,主要是对“脑病耳治”的理论基础、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等的详细介绍,其中提到了迷走神经耳支与内脏耳穴重合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耳穴的电刺激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神经炎症发挥抗抑郁和镇痛的效应等,taVNS治疗意识障碍、轻度认知障碍、缓解患者失眠症状且可改善其伴发抑郁状态等,并且首次证实耳穴刺激抗抑郁疗效与抗抑郁药物相似,提出taVNs治疗轻中度抑郁症有效安全。

专题五是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申国明教授担任主持人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平教授进行介绍,李平教授所讲授的是《基于疗效提高,中医+免疫治疗策略的建立》的相关内容,首先提出“免疫逃逸”与正气失司是的概念,并且对免疫循环的七个环节作了具体介绍,其中包括肿瘤抗原释放、肿瘤抗原呈递、启动和激活效应T性细胞、T细胞向肿瘤组织迁移、浸润、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这七个环节,并且对肿瘤的免疫治疗疗法及临床遇到的问题如PD-1单抗的有效率较低等作了具体描述,提出了中医对肿瘤治疗疗效提升的策略,针对瘤毒致病特点,中医解决卫气的“不足”和“不畅”使免疫治疗有效率增加,减少毒副作用,巩固免疫治疗的持久疗效。

专题六是由主持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丁卫平教授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王华教授进行介绍,王华教授所授讲的内容是《酒精相关性肝病的炎症免疫损伤》,王华教授就酒精肝的研究背景、病理生理、加重及其干预机制、酒精肝和非酒精肝的炎症免疫学损伤机制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对相关实验方法展开详细描述,从动物模型的构造到长寿基因SIRT1的探讨,发现炎症与修复间细胞互作的新信使miR-223和嗜酸性粒细胞肝损伤肝炎,以衰老为切入点,揭示了酒精肝加重的新机制,从炎症与修复间细胞互作角度提出了酒精肝干预的新策略。

专题七是由安徽中医药大学李庆林教授主持清华大学董忠军教授,董教授以《一种新的免疫检查点分子的发现与意义》为题展开报道,先后从阴阳平衡,癌症免疫循环、从增强免疫系统到正常化的表现、SLAM家族受体偶联SAP相关的分子、SAP缺失导致人类性联淋巴增生性疾病(XLP1)、SLAM-SAP信号通路在免疫调节中的重要性、SLAM家族作为新的免疫稽查点分子的意义 (科学价值)等方面为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

最后,由大会主席李平教授针对上述相关专题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总结。本次会议在中西整合的背景下汇聚了各领域专家的学术智慧成果,为中西方的医学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宝贵的平台,我们共同期许,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合作,中西整合医学的发展与创新将在安徽大地上展现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图/文  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