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化疗、靶向治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化疗旨在清除骨髓中的原始细胞,主要药物为阿糖胞苷和蒽环类药物[1],并需多个疗程以清除残留的白血病细胞。目前化疗仍是大部分 AML 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的首选,中高危患者若不选择移植其复发率高达60%~70%,且伴随着严重的化疗毒副作用。老年 AML患者因大多数不能耐受强化疗,生存率极低。因此对于老年及不能接受移植或移植后复发的患者,需要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以获得长期生存。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发展突飞猛进,已然成为AML治疗手段中的重要角色。
AML 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克隆性疾病,通过激活特定的免疫细胞,阻断其免疫逃避途径,重新建立免疫系统对白血病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或许是其最佳的治疗选择。与化疗和放疗不同,免疫治疗更具有特异性,可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基础上消灭白血病细胞,因此治疗相关毒性也相对较低[2]。目前AML中主要的免疫治疗手段包括抗体偶联药物 (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s-modified T cells,CAR-T)疗法等。
ADC
AML 细胞表面表达多种特异性抗原,包括CD33、CD123和 CD47等。ADC可通过共价键将靶标抗体与细胞毒性药物或放射性同位素连接,二者取长补短使之兼具高效性与特异性,达到抗肿瘤目的。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有较多的基础及临床试验,并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多种实体肿瘤。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应用于霍奇金淋巴瘤,在其他类型的淋巴瘤和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也有相关研究[3]。其中研究较广泛的为 T 细胞检查点 PD-1 和 CTLA-4,另外近年来巨噬细胞检查点CD47也在研究中。
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是一类具有多重免疫调节效应的药物,可发挥多种免疫效应,包括细胞因子调节,T细胞共刺激、共抑制分子下调,NK细胞活性增强、抑制Tregs以及调控T细胞突触形成等。目前沙利度胺、来那度胺以及最新的泊马度胺已被批准用于各类恶性肿瘤,这些药物在AML中的应用价值正在探索中[4]。
CAR-T治疗
CAR-T 细胞技术是采集外周血中 T 细胞,将基因改造后的 CAR(嵌合抗原受体)输入到 T 细胞中,使其表达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在体外经过大量扩增后回输到患者体内。与 T 细胞受体 (TCR) 不同,CAR 不受 MHC限制,其可以直接靶向肿瘤相关的靶抗原,活化 T细胞,促使 T 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杀伤肿瘤细胞。CAR-T 细胞疗法在血液恶性肿瘤中已经取得显著治疗效果。2017 年,美国 FDA 批准 CD19 CAR-T药物 Kymiriah 与 Yescata 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然而与 ALL 相比,CAR-T 治疗 AML 疗效不佳。治疗过程中存在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神经毒性与脱靶效应等毒性反应 [5]。CD33、NKG2Dligand、CLL-1 是 CAR-T 细胞治疗 AML 最常见的靶点。CAR-T 细胞与这些靶点特异性结合,靶向杀死 AML 细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