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CCHIO】见证肿瘤科普新力量——2023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科普训练营主题活动在津成功举办

2023年11月16日~19日,2023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在天津隆重召开。借大咖汇聚之东风,2023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科普训练营活动同期举行,放大肿瘤领域权威科普好声音。本次活动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围绕“大咖领航,探索肿瘤科普新格局”“铭刻精彩,见证肿瘤科普新力量”“整合发展,共启肿瘤科普新篇章”三大主题为核心展开,旨在推动肿瘤科普事业的发展。


中国科协科普部庞晓东副部长、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支修益部长、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田艳涛教授受邀为活动致辞,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徐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胡瑛教授及中国抗癌协会食管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小兵教授担任活动主持。


庞晓东副部长在致辞中表示,肿瘤防治科普肩负着提高大众认知、降低癌症发病率、增强早筛早诊意识的重任,中国科协科普部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中国抗癌协会开展的肿瘤防治科普工作,倡导普及健康生活,增强全民科学防癌抗癌意识。


支修益部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抗癌协会科普训练营项目,充分发挥了全国肿瘤防治工作者在科普作品创作及传播中的力量,为肿瘤患者提供更丰富、更高质量的肿瘤防治科普作品。该项目以科学、权威、浅显易懂的主题,普及肿瘤防治知识,有效提升了公众的健康素养和科学素养。


田艳涛教授在致辞中强调,医务人员是健康科普的最佳人选,也是医学科普的权威发声者。通过多形式的科普,为医务人员提供了交流和成长的平台,从而推动肿瘤科普事业的发展。此次科普训练营的召开,正是对科普形式不断创新的体现。期待未来各位专家同道能继续关心并支持肿瘤健康科普工作,共同努力,为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癌症防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肿瘤科普盛会,百余优秀作者获奖


在武汉协和医院的杨盛力、王晓慧、周湘艳三位医生带来的歌曲《健康之光》的美妙歌声中,第一板块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始终以科学、规范地方式推广健康科普知识,成功打造一系列品牌科普活动,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系列科普活动中,很多优秀科普作者脱颖而出,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和风格,精心制作了一道道科普佳肴以飨读者。


在本次活动中,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支修益部长、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田艳涛教授以及齐鲁制药销售总公司副总经理刘然江先生,分别为《CACA指南》征文活动的优秀作者、《CACA淋巴瘤指南》核心科普知识科普传播项目、2023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短视频科普工程项目、“启航计划”——中国抗癌协会健康科普作品征集活动的优秀科普作者的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重磅著作+指南发布,医患共同成长


肺癌作为我国癌症中发病率最高的癌种之一,也是癌症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肺癌领域临床实践及医患沟通而言,“指南”的问世有着重要指导意义。集结44位国内肺癌领域临床、药学、护理专家共同编撰的《中国抗癌协会肺癌患者PD1/L1用药科普指南-2023版》于本次训练营上正式发布。


支修益教授针对该指南的核心知识进行了讲解,支教授表示,该指南的发布有助于加强与肺癌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使患者了解免疫治疗这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法,真正做到坦然说癌,科学治癌。也有望沿着“一带一路”,造福更多发展中国家的患者。


“此书的诞生是中国肿瘤防治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对科普工作的坚定承诺,”《中国肿瘤科普之声》在本次科普训练营中正式发布。支修益教授、田艳涛教授、刘宏旭教授、马少华教授、陈小兵教授、陈万涛教授、胡坚教授、喻光懋教授、李秀琴教授、赵建夫教授、陈娟教授等专家共同登台,为《中国肿瘤科普之声》揭幕。该著作是田艳涛教授牵头组织全国肿瘤领域的权威专家,多角度、广维度、全方面地对我国肿瘤科学普及工作进行分析,形成的内容翔实、权威可靠的报告。


本次活动中,田艳涛教授也针对《中国肿瘤科普之声》的创作初衷以及创作过程进行了讲解。


为了让观众更加直观的领略科普书籍的魅力,支修益教授、田艳涛教授两位主编代表所有编委,在活动现场为观众赠送了《健康中国我行动 癌症防治科普丛书》《胃,你好吗?》等科普书籍。


随后,中国抗癌协会肺部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少华教授,带来了《肺部肿瘤患教经验分享》,从肺癌的康复的定义、现状、需求评估、理念到都做了系统的总结梳理。并且针对肺部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在CCHIO肿瘤防治全域科普行动中举办的系列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同时,针对肺癌患者术前术后注意事项进行了科普。让肺癌患者能有所收获。


在如今流量从社交媒体大幅向视频媒体倾斜的趋势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科普训练营举办在2023年成功举办短视频专项培训,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与小荷健康合作,以《中国肿瘤整合治疗指南(CACA)》为蓝本,以抖音平台作为内容出口,打造体系化课程培训,同时,作为国内领先的内容平台,抖音在线用户对学员创作内容提供了即时反馈。专项培训切实提升医生科普技能,帮助每个有心科普的学员快速成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的李扬教授认为,短视频时代的到来,打破了大众传播的桎梏:从前需要潜心阅读、知识阶层才能够读懂的信息,有了更简单、直白的呈现方式,覆盖更广的人群。因此,短视频形式的科普,在内容分发上有先天优势,例如抖音上的专家科普,老百姓喜闻乐见,能更有效的提升传播效率,有效提升居民肿瘤健康素养和癌症知识知晓率。李扬教授通过数据分析的方式,解答科普创作者的困惑:如何找选题、如何求证、如何写作、如何剪辑发布,以及如何评估作品的传播效果。针对创作者的这些问题,李扬教授分别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并身体力行的研发出来辅助创作的软件,令在场科普工作者受益匪浅。

铭刻精彩,见证肿瘤科普新力量

第二板块,同样以一个观众喜闻乐见的科普表演拉开帷幕,来自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预防科的几位表演者,生动活泼地呈现了科普剧《筛查循道 “乳”此健康》,借助这种“接地气”的科普形式,我们更加明晰了乳腺癌的筛查策略。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常委耿刚教授点评道:科普剧的形式比较创新,和文章、短视频都不一样。通过短暂的表现,就把乳腺癌早筛方法的优缺点呈现给大家了,老百姓乐于接受。但是表演者的着装可以更考究,同时也推荐把短片拍摄剪辑后二次传播,可以达到更好的科普效果。


新力量微TED演讲,是本届科普训练营在形式上的一大创新,通过6个短小精悍的演讲,传递出癌症预防及科普工作新锐力量的声音。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李小凯医生在演讲中提到,很多的癌症患者,早一点发现、早一点治疗,一定能收获更好的结局。然而现状是,多数人对自己的健康关注的太少了。癌症并不会突然出现,大家一定要注意筛查。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易树华医生提到,他去过很多体检机构,从几百的到几千的套餐中,都没有淋巴瘤筛查的项目,而实际上淋巴瘤的发病率并不低。这说明,医生们科普道路任重而道远。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刘柏麟医生围绕舒适医疗、舒适外科话题进行展开,舒适医疗帮助患者消除不适和疼痛,减少并发症,给予患者安慰、缓解焦虑,为患者提供相关知识、传播希望。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张淑香护士长表示:我国常见癌症的治疗水平其实并不逊色于欧美国家,为什么效果差了一截?主要是没有做到早诊早治,以及大众对癌症的认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梁晓峰医生以开玩笑的口吻来科普:“如果您想往您吃的煎饼里面添加鸡排和辣条,我们一定和您拼了”。

邢台市人民医院王丽医生现场介绍了乳腺癌术后的情况,用患者的案例警醒广大读者,早诊断早治疗的必要性。


中国抗癌协会肺部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坚教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陈娟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李秀琴教授、绍兴市人民医院喻光懋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陈奕贵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锁爱莉教授分别对几位后辈的演讲进行了切中肯綮的点评。

击鼓催征,奋楫扬帆,相信新时代肿瘤学科的医者之声,也能够借助本次科普训练营传扬到更为广阔的疆域。

整合发展,共启肿瘤科普新篇章

本板块主要聚焦于如何推进肿瘤防治事业的整合发展,开启未来新篇章。


来自浙江省肿瘤医院宣教中心的几位表演者,带来了情景剧《千年医探一代枭雄》,将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曹操和医疗科普巧妙融合,妙趣横生的节目让观众纷纷鼓掌。


山东省肿瘤医院刘波教授对该节目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肿瘤科普的发展,同样需要需求侧创新和供给侧改革协同发力。本次科普训练营的两组圆桌讨论环节,邀请医疗领域及权威媒体、出版机构等多位大咖,针对如何做好健康科普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第一组圆桌论坛,讨论议题为“肿瘤科普需求侧创新”,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岳东升教授担任主持嘉宾。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副总编辑赵安平先生、新华网客户端健康事业部运营总监胡杨先生、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孟祥刚先生、丁香园董事长李天天先生、微博健康行业运营负责人赵雪茹女士、前沿科学出版社总经理贺秀华先生围绕医院如何更好地开展科普、如何快速提升公众健康科普知识知晓率、如何促进医学科普出版、医院如何在微博平台做肿瘤科普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谈和讨论。


与之对应的第二组圆桌论坛,讨论议题为“肿瘤科普供给侧改革”,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胡瑛教授主持,几位在肿瘤防控一线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的专家参与。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笪宇蓉书记、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高社干教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副院长陈娟教授、以及绍兴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喻光懋教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建夫教授围绕从医院、科室以及医生不同视角如何做好健康科普工作的话题展开讨论。

两组相互辉映的圆桌论坛,切实探索了中国肿瘤科普医媒融合的路径,未来两方力量也将继续携手推动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

继往开来,西安时间蓄势待发!

在总会的指导下,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始终坚持以科学、规范、创新的理念推广健康科普知识,成为健康中国建设强有力的推进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科普训练营”项目不仅培养了大批具备科普能力和热情的医疗人才,同时也激发了大量医学工作者投身于科普工作的热情,创作了大量的科学、权威、实用的优秀科普作品。这些作品在提高公众对防癌认知、提升公众防癌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肿瘤科普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借此机会,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号召更多的医疗领域、媒体领域创作者,加入肿瘤科普的行列,积小流以成江海,共同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