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8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市抗癌协会和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的2023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在天津召开。其中肿瘤靶向治疗分会场于11月18日下午在万丽天津宾馆举行。会议首先进行了专委会内部工作会议,潘宏铭教授发表了开场致辞,对参会人员表示欢迎。随后,专委会进行2023年工作总结,并介绍2024年的工作计划。计划内容包括:配合开好CACA学术年会、更新指南、凝练科研项目、加强组织建设、办好两个大会、常规工作(如巡讲、科普、专家认证、大刊投稿、申报奖项等)以及创立专委会品牌活动。

专委会内部工作会议顺利结束,进行学术环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潘宏铭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佟仲生教授致开场辞:对全体专委会委员表示感谢,并指出分子靶向药物的更新速度非常快,鼓励委员们积累最新进展,为各个瘤种提供反馈,并参与指南的制定。学术报告需要创意和热情,才能推动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环节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指出淋巴瘤诊疗进入新时代的情况,强调规范化诊疗新模式的重要性,倡导多学科合作和专科化发展。随后,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针对晚期乳腺癌不同分型的最新临床进展,强调通过分类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黄鼎智教授分享EGFR/ALK阳性的靶向药物在术后辅助治疗中提高生存率的研究成果,探讨EGFR/ALK阳性与免疫治疗的精准分型等问题。最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林宇教授提出明确的病理诊断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基础,免疫治疗时代下的放疗调整,放疗在局部症状紧急缓解中的作用值得期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教授总结第一环节:“本次会议的学术交流必将为靶向药物治疗领域带来新的启示和突破,与会专家将共同探索推动医学进步的道路。”




学术会议进入第二环节。首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详细介绍HER2阳性精准治疗的三个挑战, 强调ADC药物等靶向药物在胃癌治疗中的重要性,还提到了寻找更多靶点对胃癌进步的关键。随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曲秀娟教授谈到晚期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已经进入了精准靶向时代,并介绍了液体活检在监测和指导转移性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最后,浙江省肿瘤医院应杰儿教授分享关于FGFR2、HER2和IDH1抑制剂等药物在治疗晚期胆道恶性肿瘤中的进展。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一舟教授总结并强调:一个好的治疗方案需要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探索。靶向药物越来越多,未来的热点是联合应用,但需要思考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最后,佟仲生教授进行本次大会总结:感谢嘉宾们的精彩分享,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次会议有所收获,并期待明年再次相聚。
通过这次讲座,与会者对各个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同专业领域的前沿内容分享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大家纷纷表示对于这次讲座的内容收获颇丰,同时也对肿瘤领域的治疗愈后问题和靶向治疗的检测手段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希望通过这样的学术交流,能够促进肿瘤治疗的进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