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实 | 现代化与现代性

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 郑实

  今天早晨,樊院士在晨会上与我们交流了对刚刚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研究成果的看法。今年的诺贝奖颁发给了Katalin Karikó和Drew Weissman,以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这些发现使得针对COVID-19的有效mRNA疫苗得以开发。

  对于科学家来说,获得诺贝奖固然值得欢欣鼓舞,但是,樊院士却对这一研究成果表示了担忧。他指出,医学界陷入了对于技术的过度崇拜,却忘记了医学的初衷,这将把人类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如果医学界继续这样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它将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而不是改善人类的生活。

  就拿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核苷碱基修饰技术来举例。人类对于遗传学的认识还远未达到了如指掌的程度,对遗传物质的工作机制还知之甚少,需要解答的困惑远远多于科学家掌握的知识。经过编辑的mRNA在被导入人体之后是无法被清除的,一定会给人体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然而,没人能够说得清这些影响究竟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没人能够保证这些mRNA不会对人体产生远期的危害。

  这让我想起来樊院士多次论证的现代化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近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的生活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肉眼可见的变化。但是,“现代化”一定是人类所需要的吗?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它们也几乎带来了等量的风险。科学技术是一种被人类所使用的工具,它们是天使还是魔鬼取决于使用它们的人。科学技术在改善人类生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放大了人性中的邪恶,也会成为坏人作恶的工具。

  因此,人类在享受现代化带来的福利的同时,必须同时加强对现代性的重视。现代性不仅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要求人类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能够匹配这种发展。只有这样,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受到规则的制约,人类的命运才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而不是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最终走向自我毁灭。如果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符合现代性的要求,其后果就会像人类点燃了火种,却不知道如何控制它,最终烧死自己。

  具体到生命科学上,现代性要求人们在研究生命奥秘的同时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不论人类想要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其过程都不能脱离自然发展的规律。人类发现DNA的结构才仅仅半个多世纪,但是,很多科学家自以为掌握了生命的密码,自以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编辑、改造甚至创造生命,却缺乏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人类不仅应该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更应该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在禁忌的悬崖面前停下野蛮前进的脚步。

  生命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力”维持和推动着生命的发生和运转。与其试图搞清楚生命的机制并对其施加修正和干预,不如研究如何让自然力更好地发挥作用。这就需要人类跳出微观世界的桎梏,用整体和整合的思维来看待和认识生命。因此,未来医学发展的唯一方向必然是整合医学,也必须是整合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