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一学术』连发3篇1区TOP!福医附一医院放疗科洪金省团队在国际放射肿瘤学顶刊发表最新成果

近期,我院放疗科洪金省教授团队连续在国际放射肿瘤学顶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Biology,Physics》(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7.0)和《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5.7)发表关于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海马照射剂量与鼻咽癌患者焦虑状态的相关性最新研究成果共3篇。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Biology,Physics》(IJROBP)由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主办,在放射肿瘤学领域被称为“红皮杂志”;《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由欧洲放射肿瘤学学会(ESTRO)主办,在放射肿瘤学领域被称为 “绿皮杂志”。两本杂志是国际肿瘤放疗领域最具权威、影响力最大的期刊。



聚焦放射性肺纤维化难题,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

放射性肺纤维化(RIPF)是胸部肿瘤患者(如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患者等)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因此,深入探索RIPF的作用机制和研发新的、有效的RIPF防治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洪金省教授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这一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研究成果。

调节性B细胞亚群——B10细胞可通过EMT及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促进放射性肺纤维化


原文链接:DOI: 10.1016/j.ijrobp.2023.03.077.

团队通过研究发现,B10细胞可能是临床放射性肺纤维化的潜在治疗靶点,为今后抗纤维化的靶向药物的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该成果《A Subset of Breg Cells, B10 Cells,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adiation-induced Pulmonary Fibrosis》于2023年3月发表于红皮杂志,第一作者为我院放疗科博士研究生潘晓娴,硕士研究生王彩虹、詹玉萍为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洪金省教授,中心实验室黄菲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CD22抗体消减B10细胞可减轻放射性肺纤维化


▲B10细胞促进放射性肺纤维化机制图

18β-甘草次酸(GA)通过下调Treg细胞分泌TGF-β1减轻放射性肺纤维化

原文链接:DOI: 10.1016/j.ijrobp.2023.08.005

基于放射生物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张纬建主任和张鲁榕教授前期研究发现了中药活性成分——18β-甘草次酸(GA)对小鼠RIPF具有保护作用,团队进一步阐明GA抗纤维化的可能机制。该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个新的RIPF防治策略。

该成果《Glycyrrhetinic Acid Mitigates Radiation-Induced Pulmonary Fibrosis via Inhibiting the Secretion of TGF-β1 by Treg Cells》于2023年8月在红皮杂志上发表,第一作者为我院放疗科陈金梅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王彩虹、博士研究生潘晓娴为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洪金省教授,中心实验室黄菲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18β-甘草次酸(GA)减轻放射性肺纤维化

关注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保护患者心理健康

焦虑和抑郁是鼻咽癌围放疗期常见的心理反应,鼻咽癌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放疗毒副反应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而海马体在情绪调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辐射可引起海马萎缩和海马神经元的损伤。然而,目前尚无临床研究探讨海马照射剂量与情绪异常之间的相关性。对此问题,洪金省教授研究团队也进行了相关研究。

T1-2期鼻咽癌患者海马辐射剂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radonc.2023.109942

该研究对152例新确诊的并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海马受照射剂量与鼻咽癌患者的焦虑状态显著相关,但与抑郁状态无关。海马D40可能是焦虑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且海马D40>15Gy的患者在放疗后出现焦虑的概率更高。

该项研究发现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海马的照射剂量与情绪异常具有相关性,并强调了实施海马保护对维护患者情绪状态的重要性,为临床上保护鼻咽癌患者的良好心理状况提供重要的建议与依据。

该成果《Correlation between hippocampal radiation doses and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for patients with stage T1-2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于2023年10月发表于绿皮杂志,第一作者为我院放疗科博士研究生盖秀娟,放疗科苏丽副主任医师为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洪金省教授。

团队介绍

洪金省教授研究团队的主要成员均为放射生物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成员。该实验室依托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和放疗科,创建于2014年,于2018年正式通过验收。该实验室定位高水平科技研发创新平台,聚焦基础放射生物学和放射治疗临床研究,既有原创性的科研题目,也有临床转化研究项目,充分发挥了实验室落地在省级综合三甲医院的特色和优势。

实验室主任洪金省教授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目前重点实验室已连续举办7届临床放射生物学新进展学习班,对放射生物学研究、放疗临床工作、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较好的推进作用。

图文 | 放疗科 陈金梅 潘晓娴 科研处

编辑 | 夏雨晴 潘 颖

责编 | 洪金省 王文清

编审 | 吴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