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食管癌专委会第七次学术会议

中医药防治食管癌体系构建

                                                                    --中西整合食管癌专委会学术专场

2023年9月28日,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食管癌专委会第七次学术会议以线上形式隆重召开。中西整合食管癌专委会主委郑玉玲教授、洪流教授,副主委李晶教授、高社干教授、林丽珠教授、蒋士卿教授、张梅教授、秘书长刘怀民教授、全体专委会成员及全国肿瘤一线专家10500余人参加,学术会议由郑玉玲主委主持。

本次学术会议主讲人为中西医整合食管癌专委会的李晶副主委,李晶教授为主任医师,教授,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副院长,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中医科主任。她师承国医大师路志正和全国名中医刘亚娴教授,对肿瘤的治疗,具有独特的理论治疗体系,特别是提出“甘润濡养”为食管癌的治疗大法。

    李晶教授在本场报告中以“中医药防治食管癌体系构建”为题,从研究背景、理论溯源、科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成果四个方面为各位专家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李晶教授在报告中讲到,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世界首位,严重威胁着百姓生命健康,为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公共卫生负担。我国传统医学针对食管癌也有着详细的记载,食管癌属中医学“噎膈”范畴,是“风、痨、臌、膈”四大顽症之一,主要与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年老体弱有关,致气、痰、瘀、热交阻,津气耗伤,食管梗阻成病。传统医学关于食管的治法以辨证论治为主,最早《黄帝内经》:提出“三阳结,谓之膈”,随之金·张子和:提出“润养”之法;元·朱丹溪:提出“润养津血”之法,明·赵献可:提出“滋养肾阴”之法;清·高鼓峰:提出“滋养胃阴”之法;清·程国彭、周学霆:提出“润燥之法”。

李晶教授此时讲到,历代医家提出噎膈病机为热盛津亏、津血亏虚、肾阴亏虚、胃阴亏虚和燥盛津亏,虽其描述“阴伤”不尽相同,但贯穿其中的是“津液亏损”的病理结局,纵观噎膈治法,大都强调滋阴养血润燥。因此李晶教授提出食管癌的核心病机为“血液衰耗,胃脘干槁”,进而确立“甘润濡养”为食管癌的治疗大法。

李晶教授及其团队成员依托河北省肿瘤医院,收治大量食管癌患者,将中医药贯穿于食管癌治疗的各个阶段,在降低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促进术后功能重建、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延长晚期患者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探索研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中医药防治食管癌的体系。

通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李晶教授及其团队证实了以“甘润濡养”立法的启膈方可增强食管癌细胞同质黏附,抑制食管癌细胞的迁移;增强间隙连接蛋白的Cx32Cx26及Cx43表达抑制食管癌细胞从母体脱落;减少食管癌细胞上皮细胞间质化的发生,抑制食管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李晶教授及其团队还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启隔方抑制食管癌肺转移瘤的形成;抑制小鼠原位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这些发现为我们针对食管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依据。

最后,李晶教授希望就中医药防治食管癌经验进行交流,培训临床医生,使其诊疗经验应用于临床实践,以期达到最佳临床效果。

在李晶教授精彩地演讲过后,与会者热情高涨,纷纷对李教授所讲表示赞同。郑玉玲主委此时做出最后总结,他非常感谢李晶教授为我们带来的学术盛宴,他认真梳理了历代医家对食管癌方面的记载,传承了历代医家针对食管癌滋阴养血润燥的思想,以此为启发确立了“甘润濡养”为的治疗大法,并以大量基础研究、动物研究证实疗效的确切存在,为我们临床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本次学术会议圆满结束,下期学术会议将在10月下旬开讲,让我们敬请期待下一场学术盛宴的到来。

 

                                              刘怀民,孙旭,屈浩然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