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3-15日,第九届全球华人乳癌组织联盟大会(9GC)暨全国乳腺癌术后康复高峰论坛在西安成功召开。本届大会由全球华人乳癌组织联盟、中国抗癌协会、西安市癌症康复协会联合主办,以“传爱筑梦,聚力绽放”为主题,举办了多个论坛和主题活动,围绕乳腺癌整合医学前沿、华人乳癌组织联盟发展、患者组织能力提升等进行主题演讲、话题讨论和交流,来自11个国家地区61个华人乳癌病友组织团队代表、国内外医护专家及科研人员、社会工作者等536位代表线下出席大会,约86万人次线上观看了大会直播。
乳癌康复者合唱开幕式序曲《大雁颂》
大会主论坛在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作词的《大雁颂》的歌曲声中拉开序幕,本届大会主席阎舒予教授、西安市科协党组书记耿占军教授致辞后,樊代明院士、大会名誉主席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主任委员师建国教授分别进行了大会主旨报告。
樊代明院士指出:东西方人种的乳腺癌患者有较大区别,由于东方人种的乳腺组织相对更致密,癌症发病的部位也有所不同,所以东方人种患乳腺癌的年龄要比西方人种提早10年。樊代明院士高度评价了本届大会选择在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厚积中华传统医学经验的西安举办,对中国女性特别是海外华人防治乳腺癌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会上,樊代明院士还介绍了我国首部《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指南)的创编及推动,用整合医学的观点为乳癌的全程疗愈指明了方向。
师建国教授在主旨报告中表示:乳腺癌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癌症,发病率高。并用“种子”、“环境”、“虫子”分别比喻“人体”、“生活环境”、“微损伤”,他认为造成人体细胞产生变异以致患癌的原因,既有自体基因问题,也有环境诱因,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微损伤,都可能导致机体种植的细胞被“修改细胞基因图纸”使细胞产生变异乃至癌变,因此,如何保持我们机体环境的平衡稳态是减少变异和癌变的关键。
来自台中市开怀协会创办人、全球华人乳癌组织联盟荣誉会长贾紫平女士、台中市开怀协会常务理事许铃敏女士、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妍康沙龙负责人汤立晨教授、美国南加州角声癌症协会主任王玨人女士、北京协和医院粉红花园负责人关竞红医师、上海粉红天使癌症病友关爱中心理事长陆柳梅女士、台湾林口长庚医院乳房重建协会林佳佑博士、全球华人乳癌组织联盟主席王天凤女士,分别就第一届至第八届大会内容及成果分别进行了报告、展示。
据悉,全球华人乳癌组织联盟大会肇始于十七年前,在全球华人聚集众多的地方如:台中(2006/2007两届)、上海(2010/2016两届)、洛杉矶(2012)、北京(2014)、台北(2018)及香港(2021)依次举行,可谓持之以恒、影响深远。联盟作为一个平台,将华人乳癌各患者组织联合起来,有著名学者、医学专家、乳癌组织负责人及康复者、志愿爱心人士,并与世界其他医学与癌症服务团体合作,共同为全球华人乳癌组织提供信息和资讯,搭建和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和分享的机会,进而为乳癌病友接受更好的照护与治疗提供适当的协助及支援服务。
大会主席,西安市癌症康复协会理事长阎舒予教授提到:本届大会秉承了前八届大会的精神,以“传爱筑梦,聚力绽放”为主题,旨在加强各组织的连接,提升各组织服务癌症患者的能力,以促进联盟的发展,为全球华人乳癌的病友长久康复而努力。
从左至右分别为吴虹萱、叶檀、李艾玲
主论坛中大会邀约到三位公益人物:分别是致力于乳癌术后康复的李艾玲女士、推动粉红丝带运动及乳癌早筛公益事业的吴虹萱女士、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女士,现场进行了一个特殊仪式,三位公益人物与嘉宾一起为西部地区乳癌患者组织团体发放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乳癌病友亲手绘制的精美画作,以此作为联盟对西部地区乳癌组织的传爱鼓励。现场嘉宾们为之动容,也许生命的长度难以掌控,但这些乳癌病友们用一幅幅绘画作品,传递了“向阳而生,生命绽放”的美好祝福,为时光赋予了生命的精彩。
联盟主席王天凤女士主持国际篇
大会主论坛国际篇,UICC国际抗癌联盟会员事务主任穆里尔女士,Susan G. Komen基金会HAAP项目执行长吴姿莹教授分别以视频方式致辞,新加坡邱德拔医院乳腺外科主任谢乐勤教授现场分享了《为老年乳腺癌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主题报告,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医学中心吕倩教授现场分享了《为何推展华人乳癌科研计划》主题报告,两位教授介绍了乳癌诊疗和科研在国际领域里进展,为与会代表提供了学习及交流的机会。
首届乳腺癌术后康复高峰论坛
发布《2023乳腺癌术后康复居家指南》
首届全球华人乳癌组织骨干培训
GCBAOA国际组织对话圆桌论坛
粉红学苑工作坊
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大会还分别举办了首届乳腺癌术后康复高峰论坛并发布了首个《乳腺癌术后康复居家指南》;组织首届全球华人乳癌组织骨干培训;举办面向乳癌组织艺术心理疗愈的粉红学苑工作坊;更是首次举办了GCBAOA国际组织对话圆桌论坛,邀约到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马来西亚乳癌福利协会、香港癌症基金会、澳门爱心之友、美国光盐社、新加坡乳癌基金会,就乳癌病友最关心和最需要的问题及如何整合资源为乳癌病友服务,进行经验交流和研讨,达成共识。
大会最后一天举办了“逢生”乳腺癌康复者讲述主题活动,来自各地的华人乳癌病友及组织者、医务工作者等嘉宾齐聚在陕西大剧院,倾听七位乳腺癌康复者讲述她们“惊心动魄”的患病经历。
联盟荣誉会长贾紫平女士作讲述启幕开篇
这七位主人公,前六位都是80后的年轻乳癌病友,青年乳癌病友相比其她往往面对更多的现实问题,包括经济、工作、生活、子女、和爱人的亲密关系等等,有人在婚礼前夕查出患癌,有人被劝阻放弃治疗......谈到动情之处,现场的乳癌病友、医护工作者及工作人员纷纷哽咽落泪,一位分享者讲到“允许一切的发生,当你允许一切发生的时候,你发现你会变得放松、柔软,当所有不愉快的东西放在死亡面前,生活便不再那么拧巴了。从绝望到希望,再到新生、平静,我懂了我想要的是什么,再也没有过不去的坎了。”而大会为与会者送上的吉祥物“不倒翁小姐姐”,正是这样的寓意。
最后一位讲述者,是来自上海的“财经女侠”叶檀,她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同样也是一名乳腺癌患者,2022年6月,她确诊乳腺癌晚期,从此工作和生活发生了巨变,跟其他病友一样,一朝患癌终身抗癌,很多病友在被病魔夺走了健康和美丽后,会变得很悲观,这样也可能加速病情的恶化。但叶檀表现得很乐观,对于病情她并没有过多的提及,而是给了病友们在心理、理财及管理生命周期等方面给予了诸多建议,在心理上极大的鼓舞了人心。
现场叶檀念了一段在大会上台湾病友姐妹分享的话,“三百年前,我们曾经是一家人,这一世要重逢,以失去的乳房作为印记。”她以“选择”为主题,讲述了令乳癌病友们感同身受的抗癌经历,告诉大家:不要为难自己,患癌并不可耻。并且恰恰因为失去过,才更懂得同情、慈悲的美好。作为一名晚期乳腺癌患者,叶檀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现在叶檀的各项指标越来越好,让我们祝福她与所有正在患病的乳癌病友们,早日走出困境,拥有美好的人生!
亲人朋友的关心与爱护固然重要,但只有病友才能“感同身受”,她们理解彼此的痛苦和担忧,获得的精神支持也更强大。
“相约长安”粉红派对
“赋时光予生命”癌友艺术作品展
大唐不夜城漫步走
本次大会还特别穿插了丰富的主题交流活动,“相约长安”粉红派对文艺展演、“赋时光予生命”癌友艺术作品展、“汉服装造”大唐不夜城漫步走活动,这些拥有或多或少相同经历的病友相聚在一起、沉浸其中,共享开心、共话经验。
第四届全球抗癌西安城墙健步走
参观丝绸之路起点含光门遗址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安城墙含光门—永宁门段举行的第四届全球抗癌西安城墙健步走主题活动中,全体参会代表走上西安城墙,参观丝绸之路起点含光门遗址,用健步走展现“同命运抗争、向癌症挑战”的宣言,也为“粉红丝带十月”全球乳腺癌防治月呈现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海茵老师
西安南门乐队
大会闭幕式上,全国著名演播艺术家、“金话筒”奖得主海茵老师为大会献上了诗歌朗诵《理想》,西安南门乐队也为大会公益献唱,乐队中的成员也有乳癌病友的家属,在主题曲《朋友》中大会落下帷幕,这一刻大家彼此拥抱,她们中间有病友、有医生、有护士、也有志愿者,感恩这三天以来的相聚,虽然我们不得不面对癌友越来越多的现实,但我们衷心地希望:医、护、患、社整合起来,同心聚力。
在中国,每年新增乳癌患者约42万人,几乎每隔1分钟就有一位姐妹加入到患者群体,如今越来越多的乳癌患者能够达到完全痊愈,除了个人的努力、家人的陪伴及医护人员的专业治疗外,也离不开全球各大乳癌组织的力量,她们中间的抗癌战士正用自己的经历给予其他新癌友战胜病魔的信念,告诉她们,癌症不等于死亡,期待社会各界来帮助新发癌症病友找到组织,用“科学、爱心、顽强,一起走夜路,一起迎光明。”
正如全球华人乳癌组织联盟荣誉会长贾紫平女士和现任主席王天鳳女士所说:“我们癌症康复组织聚是一团火,彼此温暖,散是满天星,照亮自己,照亮康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