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抗癌协会:我的康复之路

  2005年1月我从劳动系统退休,六年后的2011年6月在一次体检中发现得了中晚期结肠癌,顿时全家乱作一团,犹如睛天霹雳,不知所措,在极度痛苦和无奈的情况下,经过多方努力,住进了上海长征医院(即部队海军医院)外科病房,接受王毅教授,张剑和姚厚生搏士医疗团队的治疗,经过二个疗程的化疗后,肿瘤得到了有效控制,于9月进行了手术切除,紧接着又接连进行了六个疗程的化疗。为了达到彻底根治,医生又建议进行5个疗程的放疗,于是我回到浙江省肿瘤医院开启了35天的放疗历程.由于化放疗的原因,白细胞都是很低,每次化放疗都得依赖升白针来支撑完成,身体的极度虚弱加上思想上的恐惧,情绪低落,整天闭门不出,几乎与外界切断了联系。如果没有家人无微不至的关爱,可能我的心态早已彻底崩溃了。

  重塑信心

  2013年新市朋友来看我,她是一位乳腺癌康复患者,也是德清县抗癌协会新市组的组长,在她的介绍下,我参加了抗癌协会,记得第一次参加康复会活动是在武康余英坊,听取了浙江省抗癌协会会长,原省卫生厅副厅长喻华芝教授的科普知识讲座,现场还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病友们热情地招呼和嘘寒问暖使我顿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经过肿瘤知识讲座和康复交流活动,我慢慢地调整了心态,正确面对疾病,放下了思想包袱,精神也振足了.于是我走出家门,积极参与康复会的各项活动,通过康复会的会员之间的交流、专家的相关知识讲座、康复旅游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使我重塑信心、树立起坚强意志,走科学抗癌,抱团取暖,共同康复之路。并逐步成为了协会的活跃分子。

  尽己所能

  由于社会对癌症的偏见和误解,许多患者对康复组织缺乏了解,甚至造成了心理上的扭曲,出于对病友的关爱,我开始拿起了笔杆子,用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大力宣传抗癌协会抱团取暖,科学抗癌的优越性,让社会了解我们这个特殊的群体,不断提高抗癌协会的知名度和社会的关注度,让患者和家属了解抗癌的科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协会领导的认可,让我担任了协会通讯组长,2020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的全国康复组织通讯员骨干培训班的培训,使我在写作水平上有了新的提高。在省康复会领导和协会领导的鼓励下,我奋笔疾书,及时报道协会动态,宣传康复会会员中成功康复的许多案例,弘扬会员中的好人好事,积极宣传正能量,几年来,我撰写新闻报道、通讯稿件数百篇,在全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各地活动频道、省癌症康复会、省“康复与保健”报、县“同心之路”公众平台发表。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我创建了“安江记事”公众号,源源不断地推送相关文章,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目前我在“安江记事”公众号发表的文章已达168篇,关注入数已经达到263人,每天都有不少读者浏览阅读,互动。也有读者咨询康复会的情况,还有多家媒体来电要求加入白名单,及时转发相关文章。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我写了61篇通讯报道,在全国发表,18篇,省级发表,15篇.之多。为此,我每年都评为优秀通讯员,通讯组也屡屡被称为先进集体。

  再接再厉

  我从一个悲观绝望的肿瘤患者成为生命的强者,近13年的康复之路,感触良多,之所以能有今天,首先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得益于康复会的科学抗癌和病友间的抱团取暖,是集体抗癌所取得的成果。我仅仅是康复组织中的一个缩影,现在有许许多多像我一样,得了癌症正在痛苦中感到悲观绝望的兄弟姐妹,需要我们伸出援手去给予开导和帮助,所以我们必须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康复事业任重道远。他既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工作更是一项肩负着造福人类的光荣使命。希望我们大家携手共进,为苦难中的兄弟姐妹排忧解难,为创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努力。

转自:各地康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