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 | 医疗遇上高科技——机器人外科手术

无锡市人民医院 杨成

  2023年9月24日,“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机器人外科”发布暨精读巡讲活动在北京隆重举办。在樊院士的领导下,张旭院士团队的讲者娓娓道来,揭开了机器人外科的面纱。本次大会精彩纷呈,我全程观看了巡讲视频,并对技术指南进行了复习,深有感触。

  习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威胁全民健康,影响全面小康,从疾病来说,恶性肿瘤当属第一。权威科学的诊治指南是指导医务工作者为癌症患者提供科学诊疗方案的参考依据。然而多年来,我国一直沿用或参考国外的经验,缺乏基于中国人群的癌症诊治指南。为实现“健康中国”癌症防治目标,制定一部适合中国人群、具有基层可及性、临床操作性、学科体系性的肿瘤防治系列指南很有必要,所以制定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具有重要的意义。

  外科手术就是我们俗称的开刀,一般都会对人体造成比较大的创伤,留下比较大的创面。为了缩小人体表面创口,减少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医师手术消耗,提高手术整体效果,近年来外科手术机器人的使用和需求不断增加。机器人是一种高级外科手术平台,以腹腔镜为基础,使用机器人系统辅助医生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通过张旭院士团队5位教授从五个不同学科讲述的机器人手术在外科中的使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外科机器人手术的优点:视野更清晰,操作更清晰,术中出血更少;病变切除更完整,器官功能保留成功率高;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伤口更美观。

  手术机器人允许医师不直接接触患者,为一些区域隔离下的手术提供了可能,譬如患者罹患严重的传染病,或者医师与患者不在同一地域。虽然,外科手术机器人还面临一系列的难题,一方面由于机器人需要由医师操作,所以医师的熟练程度很大的影响着机器人辅助手术效果;另一方面,部分技术问题影响着医师对手术的把握和手术的进程,譬如触觉反馈、人机安全以及仪器运动范围等都是制约手术机器人的难题。不过,相信未来的手术机器人一定可以克服各种困难,更好地为医师和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