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丽 | 让生命有尊严——安宁疗护

新疆巴州人民医院  田红丽

  9月的北京,秋高气爽,由中国抗癌协会、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中国抗癌协会安宁疗护专委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抗癌协会承办的《CACA技术指南-安宁疗护》巡讲活动于北京隆重举办,现场参会代表3000余人,全国实时在线观看总量达5118万人次,我有幸于线上聆听多位专家授课,感触颇深!

  终末期肿瘤患者在身体、心灵上面临多种困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安宁疗护遵循整合理念,旨在让生命有尊严,聚焦在使得癌症病人走好人生最后一程上,秉承“身安,心宁,疗愈,护航”的照护理念,努力使得癌症病人实现优逝。这部指南是全球首个全面且系统阐述安宁疗护的指南,以评—扶—控—护—生为指导方针,结合中国数据,服务于中国患者,展现中国成果,必将有划时代的意义!

  病情评估 以人为本

  李志刚教授围绕生存期评估与病情告知两方面展开介绍。强调病情评估是需要多学科协助、是一个多维度的评估,是科学与艺术的整合;疾病告知是安宁疗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患者及家属作出医疗决策;综合的评估和有效的沟通是实现高质量安宁照护的必要条件。

  疾病管理 不分轻重

  潘战宇教授指出症状控制是安宁疗护的关键问题。对于癌症终末期的患者,常常消化系统的并发症发生率很高,当我们进行评估与治疗时,应从肿瘤、非肿瘤以及心理状态这三方面考虑。

  疾痛舒缓 精更求精 

  余慧青教授针对终末期癌症患者癌痛的发生、特点、机制、分型、评估、诊断和精准镇痛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且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介绍了癌痛患者个体化诊疗方案的制定。

  疾苦消遗 重在慰灵

  董雪教授指出,人是生物、心理、社会、精神存在的整体,人的精神需求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条件。精神照护以尊重患者感受和表达意愿为准则,也是安宁疗护一项重要的服务内容。

  患者安去 患属安宁

  路桂军教授指出,患者离去,丧亲者会因此发生各种哀伤反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可能会发展为情绪障碍,因此,专业人员帮助其过度悲伤,使其回归正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我相信大多数医生和我一样,因为喜爱而选择这个职业,因为热爱而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无论面对感激与不理解,我们的心都是坚定的。“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这句话更好的诠释了医者的职责,与患者的相处,在治疗的背后,是更为亲密的知己关系。“治愈、帮助、安慰”这坚定朴实的六个字,却蕴含着深刻的意义,是对医生职责的真实写照,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医生本身和整个医疗行业。中国医疗,重视人类生命观,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生命的延续,更多的是生命有价值的延续。安宁疗护是抗癌治疗中的阳光,希望更多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能够拥有更加舒适、安详、有尊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