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中江 | 科技赋能医疗——机器人外科CACA指南观后感
渝北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贺中江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今天迎来了CACA指南的收官之作,第60招——机器人外科,在樊代明院士的带领下,各位专家分享了手术机器人在胸外、肝胆、胃肠、妇科、泌尿外科领域中的运用,展示了在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切除肿瘤的优势,充分展现了CACA指南的前沿性以及创新性。
近几年,作为科技与医疗健康结合的最佳赛道,医疗机器人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极大的关注。手术机器人是临床医学发展的里程碑,是集医学、计算机科学、控制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生物力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新型医疗器械。手术机器人依托控制技术、可视化技术、导航技术、规划技术等相关底层技术发展,实现对手术器械的精准定位和控制。手术机器人是通过清晰的成像系统和灵活的机械臂,以微创的手术形式,协助医生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完成术中定位、切断、穿刺、止血、缝合等操作。现已应用于普腹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胸心外科、妇科、骨科、神经外科等多个领域。从上世纪80年代起,国外就开始尝试将工业机械臂加以优化,应用于医疗领域。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各类机器人已经成功应用于不同科室,在泌尿科、妇科、普外科领域不断渗透,发展迅猛,使手术更加微创、精准、高效。
胸病难治,今得奇方——在肺部肿瘤、纵隔肿瘤的手术中,机器人辅助的手术相比于传统开胸以及胸腔镜手术,住院时间更短,恢复更快,减少痛苦,并发症更少,出血量更少,较小的疤痕,无需切割胸骨或肋骨,联合新辅助治疗,更多的晚期肿瘤、复杂肿瘤有了手术机会,获得更长生存时间。
肝胆控瘤,微创为纲——肝脏手术中,提倡精准肝切除,有了手术机器人,特别是结合荧光显影技术,使得肝脏肿瘤精准切除更上一层楼;肝脏肿瘤手术另一特点是吻合较多,手术机器人相比于人手,更加灵巧、稳定,使更多的复杂肿瘤都能实现微创化,甚至肝移植。
胃肠精治,最是保肛——胃肠肿瘤从最初开腹手术,到后面腹腔镜手术,以及到现在机器人辅助下手术,使得胃肠肿瘤手术从最初的粗旷切除,到现的膜解剖,手术越来越精细,患者术后恢复越来越快。特比是在超低位直肠癌手术中,以前不能保住肛门的患者,都能实现极限保肛,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大大体提升。
妇科有疾,机镜最强——女人天生爱美,在手术机器人帮助下,妇科肿瘤手术不仅可以实现更加微创与精准,更能实现无疤痕手术,实现了开腹手术、多孔腹腔镜,到单孔机器人手术的伟大跨越,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实现腹部无疤痕。
肾脏安好,前腺无羔——泌尿外科手术中,微创比例非常高,但是在机器人辅助下,使得手术更加精准、微创,特别是在肾癌手术中,结合我国特色经腹膜后途径切除肾脏肿瘤,能够对肾血管进行早期控制且腹膜外操作,避免了肠道干扰,肠梗阻发生几率小,同时更少的失血,对肾功能的影响最小,保肾几率高。
总的而言,今天的CACA指南精讲,学习颇多,印象深刻,让人不禁感慨,手术机器人不愧为人类手术器械的巅峰之作,让外科手术进入一个新时代,具有定位准确、手术创伤小、感染风险低和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对医生而言,术野更清晰、立体、逼真,手术操作更平稳、精准、高效;对医院而言,患者住院时间变短提高病床周转次数,帮助医院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对肿瘤患者而言,住院时间更短,手术并发症更少,手术疗效更确切,术后体表更美观,患者体验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