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愿为你丨陈孝平院士:肝癌诊疗兼顾疫情与病情,全民齐心必获战疫最终胜利


导语: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且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全国每年新发病例约46万,占全世界病例的50%以上。随着我国学者在肝癌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的研究和探索,目前肝癌领域的一线、二线治疗模式得到广泛认可,国家层面也推出了诸多抗肿瘤治疗的利好政策,意在携手肿瘤学专家学者,进一步推动我国肝癌领域的发展,为病人提供更合理而有效的治疗。

值此全国万众一心抗疫之时,本报特别策划“‘肝’愿为你”系列专访,邀请肝癌领域的专家学者,关爱特殊时期肝癌病人的合理治疗,梳理肝癌领域的前沿进展,共话肝癌的规范化治疗。本期为大家呈现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孝平院士的专访,供各位临床医生学习、交流。

特殊时期肝癌诊疗:

兼顾疫情与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

问:在疫情期间,肝癌病人的诊疗策略是否需要进行调整?肝胆胰相关手术诊疗的开展有哪些变化?

陈孝平院士:疫情期间,武汉市所有非传染性疾病的正常诊疗都受到影响,肝癌诊疗程序也有所改变,对来院就诊病人都要先进行新冠肺炎筛查。但若确诊肝癌,即使疫情期间也需要依据病人实际情况,开展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以及靶向治疗等。对于无法进入武汉的外地病人来说,可通过网络进行咨询,医生通过对影像学检查等资料给出初步判断与建议,病人就近前往当地医院开展进一步诊治。

随着4月8号武汉正式“解封”,目前医院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恢复中。当下疫情防控面临着防范输入性病例、关注复阳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等挑战,对于肝癌病人诊治来说,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原则将是在防范以上挑战的前提下,依照病情轻重缓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新版诊疗规范更新要点:

多学科诊疗和靶向治疗受关注

问:2019年,我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再次进行更新,您能否谈谈新版规范有哪些更新亮点?对于我国肝癌诊疗实践将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陈孝平院士:随着医疗设备的改善和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肝癌的诊疗也一直在不断进步。诊疗规范更新的意义便是及时向广大医生传递这些新的进展。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的更新主要有两方面要点,一是强调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以往肝癌诊疗以外科为主,同时也有介入、放疗、化疗等其他手段,但各类治疗手段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并没有紧密联合起来,此次更新则更加突出MDT的重要性。二是强调了靶向治疗的重要地位。靶向治疗的出现改变了肝癌治疗没有药物治疗的局面,切切实实地改善了部分病人的生存。本次诊疗规范更新中对于靶向治疗的地位和适应症等内容进行了新的诠释。

需要注意的是,指南、规范等只是一个总的诊治原则,临床实践中并非所有病人都能完全按照规范进行诊治。个人认为,完全按照指南规范开展临床实践的医生不一定是位有经验的医生。临床医生还是要在遵守大原则的基础上,仔细观察病人个人情况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战疫感言:军民团结,天下无敌

问:您作为我国外科领域的领军人物,自疫情发生以来始终坚守岗位,并多次发声指导抗疫工作。您能否谈谈对本次疫情防控的感受?您对抗疫前线的医务工作者有何想说的话?

陈孝平院士:身处武汉,对于本次全国抗疫感触颇深。疫情发生后,从党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全国军民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武汉市民遵守政策,居家抗疫76天,尽管生活节奏完全改变,但也几无怨言。至于全国各地人民的支援,本人也在多个场合谈及这一点,一夜之间几万医护驰援武汉,场面之感人令全国人民难以忘怀。恰如毛主席的诗句“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所说,本次抗疫的基本胜利体现了我国人民的素质与修养以及“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国家体制的优越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80后、90后这一批年轻人在本次抗疫中的表现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过去人们印象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们,此次疫情期间始终战斗在抗疫第一线,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值得为他们点赞!

专家简介

陈孝平 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肝胆胰外科领域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

在肝胆胰外科领域做出了较系统的创新性成果:提出新的肝癌分类和大肝癌可安全切除的理论;建立控制肝切除出血技术3项和肝移植术1项;提出小范围肝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理念,建立不缝合胆管前壁的胆肠吻合术和插入式胆肠吻合术;改进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操作步骤,创建陈氏胰肠缝合技术等。

曾获国家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奖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并获得中国肝胆胰外科领域杰出成就金质奖章、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先后被评为全国教学名师、全国卫生单位先进个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医德标兵。2017年获得亚太肝胆胰协会颁发的突出贡献金质奖章。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University of Insubria Medical School前任校长Renzo教授在《Nature》发表署名文章,称陈孝平为“国际肝胆胰外科技术改进与创新的领导者”。

现任亚太腹腔镜肝切除推广与发展专家委员会主席,中国腹腔镜肝切除推广与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主席,亚太肝癌协会常委,美国外科学会Honorary Fellowship,美国外科学院Fellowship,国际外科专家组(ISG)成员(中国仅1名),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兼肝脏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和器官移植分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腔镜与机器人分会主任委员,武汉医学会会长。



转自:中国医学论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