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理理 | 指南定向 思维启航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胃肠外科 段理理

  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近红外光成像技术是肿瘤治疗迈向精准外科及整合外科的重要标志,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梁寒教授带领的团队系统阐述了ICG技术的基本原理,历史沿革,配置方法及不良反应。围绕口腔癌、胃癌、结直肠癌及肝癌,阐明ICG导航技术具体临床应用,包括肿瘤原发灶、局域淋巴结、正常组织/器官血运及淋巴管、胆管显像,对于提高手术精确性,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指南为ICG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提供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ICG在肿瘤外科治疗中的规范开展和普及,造福广大肿瘤患者,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皮肤、黏膜是全身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各种控瘤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最易累及的靶器官。西京皮肤病医院高天文教授带领的团队阐述了皮肤、黏膜的结构与功能,肿瘤患者的皮肤、黏膜特点,控瘤治疗过程中各种表皮、真表皮交界部位、真皮/血管及附属器相关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皮肤黏膜损伤预防和干预策略以及控瘤药物导致重症药疹的类型、发生机制和处置原则。《皮肤、黏膜保护指南》为临床医生及肿瘤患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以降低控瘤治疗过程中皮肤黏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身心健康,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精彩的点评环节中,樊院士用“金店失窃寻真凶”的例子生动诠释了反向思维的重要性,继而又通过“灰指甲与补钙”及“湿疹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两则案例,让我对控瘤治疗过程中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未来的医疗征途上,我也会以CACA指南体现的“十字”方针为前行的北斗,沐浴在肿瘤治疗的新思潮和前沿技术中,致力于为“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