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叙颖 | ICG导航技术,为肿瘤诊治点灯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李叙颖
2023年9月2日下午14:30-17:00在线参加了“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肿瘤诊疗第53招—ICG导航技术”的学习,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收获颇多。
樊代明院士首先指出肿瘤诊治过程中“防为上计、筛为大计、诊为妙计、治为生计、康为远计;评为首招、扶为高招、控为实招、护为新招、生为绝招”,并强调了要组建多学科整合诊治团队,制定个体化整合诊治方案,实现最优化整合诊治效果必要性及重要性。
本次“肿瘤诊疗第53招—ICG导航技术”巡讲,主要讲述了ICG导航技术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吲哚菁绿(ICG),即带负电两亲性碘化物染料,在近红外光激发下,发出荧光,被成像系统捕获产生荧光影像。ICG导航技术主要作用:①肿瘤原发灶显像:术中精准勾勒肿瘤边界;发现微小肝/腹膜转移种植灶;②局域淋巴结显像:术中准确显示区域淋巴引流途径及淋巴结;③正常组织/器官血供显像:术中准确判断吻合口血运;④淋巴管、胆管显像:术中判断淋巴漏、胆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郑朝辉教授讲述了ICG导航技术的原理、适应证及禁忌症;上海绞痛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阮敏教授,讲述了原发口腔鳞癌的ICG辅助外科切除术的研究进展;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陈起跃教授讲解了ICG导航技术在胃癌的临床应用概况;广东省人民吴德庆教授讲述了ICG导航技术在结直肠癌的肿瘤定位、肠周淋巴结标识、明确吻合口血运灌注、肝肺转移灶精准定位相关技术;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杨剑教授讲述了ICG由于其能够在肝癌组织中潴留,在近红外光激发下可以实时、精确显影肝癌边界和肝脏切面。
通过对《肿瘤诊疗第53招—ICG导航技术》的学习,认识到ICG导航技术的原理、临床适应证及禁忌症。ICG荧光成像技术充分体现了其在肿瘤诊治中的精准性,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