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妍 | CACA指南进校园 健康青海行动——研究生参会感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 向妍
2023年9月3日,“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皮肤、黏膜保护”精读巡讲活动于夏都青海西宁隆重举办。本次巡讲围绕“What Why Who How Objective”五部分内容进行,同时结合MDT to HIM由各位教授进行详细解读。
作为放疗科研究生,观看后感想颇深。《CACA技术指南—皮肤、黏膜保护》是全球首个系统阐述控瘤治疗诱发皮肤、黏膜不良反应机制、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的指南。皮肤、黏膜是全身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各种控瘤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最易累及的靶器官。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观察到部分患者在放疗的4周内开始出现急性皮肤反应,常表现是红斑、脱皮和皮肤红肿等,一般持续到放疗结束后的1~4周;长期放疗损伤一般出现在放疗结束的3个月以后,出现皮肤的纤维化、色素沉着和各类萎缩等,一部分患者因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而终止放疗,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另一部分患者因皮肤纤维化、萎缩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这是肿瘤科医生必须重视的问题。通过本次巡讲,使我们认识到在整个控瘤治疗的过程中都需要注意对皮肤、黏膜实施全程管理和动态评估,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防控:第一,医生要做到心中有数;第二,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第三,要遵循治疗原则。
CACA指南特别聚焦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遗传背景、原创研究成果及诊疗防控特色,纳入中国研究,注重中国特点,秉承整合医学理念,聚焦“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生”。本次皮肤、黏膜保护指南的精读巡讲有利于医学生及年轻医师全面认识和了解保护皮肤黏膜的重要性,这部指南是非常好的教科书,让我们从指南出发,在临床工作中感悟,再回到指南;从规范出发,重视综合化诊疗思维,对我们的临床能力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指出,皮肤再大也是一个器官,要时刻注意从早期、从局部看整体,进一步强调了指南的主旨,最后提出中国抗癌协会计划将15个器官保护指南加以整合,然后做出来整合的整体保护指南,以便让CACA指南更加完善,使肿瘤患者更加受益。
作为研究生能与樊院士近距离对话,提出医学生在当前学习阶段的困惑,并得到院士的耐心解答,我感到无比荣幸。在未来的行医道路中我们定会牢记樊院士的嘱托,学习院士及其团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肿瘤患者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为肿瘤防控工作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