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镜辉 | 肿瘤整合,全程干预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王镜辉

  2023年8月19日,时值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第51场”巡讲活动于西藏拉萨隆重举办,使得西藏各医院的医疗专家能近距离学习治疗肿瘤的标准指南。此次巡讲和以往的巡讲形式略有不同,是从肿瘤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以及康复全流程进行科普宣传,有力推进了癌症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进程。

  首先陈小兵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消化肿瘤内镜诊疗的巡讲,由于既往轻视预防筛查,重视治疗,中国的消化肿瘤呈现出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治疗费以及低生存率,“三高一低”的特点。因此,重视高危人群的防筛是突破癌症防控瓶颈的关键,小筛查可以省大钱,筛查是减少消化道肿瘤发病率、死亡率最有效的措施。

  乳腺癌作为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癌症,黄育北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其流行现状,指出任何可能增加女性激素暴露的因素,均可能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但乳腺癌是遗传因素、生理生育、超重及肥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早期的防筛应综合、辨证的来看。针对我国国情,CACA指南提出了乳腺癌的“ABC”风险评估方案,对高风险人群进行早期筛查。病后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的康复管理原则是健康的四大基石,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最有力的抗癌利器。

  接着,李茂全教授为我们介绍了CACA指南-血管介入在肿瘤诊治中的发展源流。我进一步了解了肿瘤整合,介入先行,整体评估、精准诊疗MDT to HIM的治疗原则。李教授列举了一例例肿瘤介入治疗成功案例,这也为我们肿瘤内科医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肿瘤治疗未来的发展是巨创到微创、微创向无创发展,介入治疗的发展前景一定是充满希望的。

  “肿瘤热疗”是继“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后的第五种治疗方法。广州的雷子颖提出腹膜转移是局部问题,采用C-HIPEC局部治疗是可能的治愈途径。我国的C-HIPEC技术具有高精度、大容量、持续循环、恒温灌注的特点。该技术是利用肿瘤细胞对温度的敏感性,在特定温度下肿瘤细胞会被杀死而正常组织不会受到损伤;加之化疗药的热增敏效应、机械冲刷游离癌细胞等作用,保证了该治疗方法的效果。由于疗效确切,有效率高,且能明显提高近远期存活率,已被业界广泛认同。

  最后,郭伟教授为我们带来了超声热疗这一种绿色疗法,在头颈部肿瘤中的临床推广应用,CACA指南牵头制定了国际首个头颈肿瘤超声热疗诊治指南,该疗法兼具安全性、有效性、创新性,通过宣讲,我了解了这种新疗法的抗肿瘤机制,适应症以及操作方法,为我开阔了视野。

  本次巡讲,CACA指南团队三因制宜,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诊疗方案,通过参加线上学习,我更深入领会了“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一生”的十字方针。对于肿瘤的整合诊治技术也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会谨遵CACA指南十字方针,做到肿瘤诊治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