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芳 | CACA为什么“能”

湖北省十堰整合医学中心 张志芳

  CACA拥有真理的力量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指南是中国抗癌协会(CACA)组织13000余位专家集体编写完成,指南覆盖53个常见瘤种(瘤种篇)和60个诊疗技术(技术篇),共计113个指南。CACA指南科学揭示了53种常见瘤种演进的客观规律,是肿瘤生物学前沿的科学理论。CACA指南由樊代明等 10 名院士牵头制订,3131 名全国专家参编、246 名(次)两院院士审评,一开始就把科学性和权威性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编写、修改、巡讲的实践中,与国内医疗大数据,流行病学特征及国人遗传背景紧密结合,彰显CACA指南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在科学理论指导下,CACA正确认识和把握医学发展规律,及时洞察和把握社会发展大趋势,始终“站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制高点”,坚持指南的科学性、战略性、前瞻性、公益性,形成了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实践模式。用最新医学理论、前沿临床技术武装各级医务工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开放包容的姿态教育普通民众。科学理论一旦为广大人民所掌握,就会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已有超过20亿民众学习了CACA指南,就掌握了认识和战胜癌症的强大思想武器,在精神上由被动变为主动,并焕发出认识癌症、战胜癌症的巨大力量。

  CACA拥有使命的力量

  CACA是我国肿瘤医学领域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科技社团。根本宗旨是对基层医生开展学术帮扶,组织实施全国性继教培训,带动各地区学术水平的普遍提升,推动我国肿瘤诊治水平均衡发展。

  CACA没有利益也不谋求利益,始终把人民健康福祉作为初心使命。为了这个主题,中国抗癌协会通过“建大军、开大会、写大书、办大刊、立大规、开大讲”等六件大事,不断开拓学术品牌,推动中国肿瘤防治事业不断前进。特别是2022年起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以全国精读巡讲的方式掀起肿瘤防治的系列活动,用一年多的时间走完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收获了20多亿人次的点击观看;为了这个主题,65万CACA名将无私奉献,无偿付出,把CACA指南带到了寻常百姓家。

  CACA拥有创新的力量

  CACA指南依靠学习走到今天。每一张书稿、每一句演讲,都凝聚着创作者、演讲者知识的结晶,在学习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使指南符合国情、符合国人需要。

  不断学习,扬弃地吸收国外指南经验,创新发挥中国指南的独到之处,提高了CACA指南的韧性,使指南远离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本本主义,从而成功地在中美、中欧、中澳抗癌峰会发出了中国声音,在国际上掌握了应对癌症挑战的话语权。这样一部具有强大学习力、创新力的指南是无往不胜的。

  CACA拥有道义的力量

  CACA始终自觉接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民政部的业务指导与监督管理,保持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本色,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肿瘤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团体。

  CACA坚持非营利性、公益性道路,从未在协会章程规定之外收取相关企业赞助,收支独立、账目清晰。依靠自身艰苦奋斗和无私无偿奉献创造了来之不易的百场精读巡讲。我们讲信义,言必信、行必果,出色践行在脱贫攻坚、支医帮带、全民科普等方面的承诺,自1995年起,至今已成功举办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成为我国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肿瘤科普品牌活动。CACA带头实践 “一带一路”倡议,相继在乌鲁木齐、宁夏、南宁、呼和浩特成立中国-中亚、中国-阿拉伯、中国-东盟、中国-蒙古整合肿瘤医学培训基地(CACA Center),得到相关睦邻友好国家的高度认同,为国际学术交流展示了正确道路和光明前景。

  CACA的成就和经验,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今年以来,一些国际学术组织主动联系CACA,邀请举办高端论坛、圆桌讨论,他们发表了许多重要观点:“CACA指南的推出,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肿瘤防治的实践经验,也为全球癌症防控事业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方案’、CACA指南向世界同行传播了‘防-筛-诊-治-康’整合肿瘤医学的全程管理理念、CACA指南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发达国家提供了肿瘤防治的借鉴经验、CACA模式正在成为世界对待癌症另一种选择”等等。正如国务院原副总理刘鹤同志对CACA指南的批示:“CACA指南了体现我国的科学伦理和人权观”。这些观点,也许有助于理解CACA怎样“能”和为什么“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