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 | 技术求精,诊治之根,整合为本,样本当先

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张亮 

  南海之滨,百岛之市,这便是此次CACA指南精读巡讲第49招和第50招的举办地--广东·珠海。8月13日,来自不同省份的13位教授齐聚于此,围绕“内镜诊疗”与“生物样本”两个主题进行了十分精彩的宣讲,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还特邀著名专家团对教授们的精彩演讲做出了极高的评价。本次大会我虽没能在现场热烈的气氛下聆听学习,但在线上观看后依旧受益良多,感触颇深。

  “CACA技术指南精读巡讲-内镜诊疗专场”活动作为第一场好戏,在上午9点隆重召开,由蔺蓉、贺舜、孟文勃、刘建强、李全林等教授就消化道早期肿瘤内镜筛查、超声内镜的应用、ERCP在胰胆肿瘤诊治的应用、消化道肿瘤内镜超级微创治疗、隧道内镜的应用等热点问题展开了系统、精彩的宣讲。内镜技术在中国一路走来,由跟随者到追赶者到领跑者,这正是中国内镜人对创新的坚持和努力的真实实践。《CACA技术指南-内镜诊疗》涵盖消化、呼吸、耳鼻喉、泌尿、妇科肿瘤等多个学科,提供了具体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操作流程及并发症的处理,汇聚了内镜诊疗相关专家共识和最新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参考和指导。本指南对促进内镜诊疗的规范化、促进内镜诊疗适宜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具有重大意义。

  下午3点整,第二场好戏“CACA技术指南精读巡讲-生物样本专场”正式开始。通过镜头看到会场已座无虚席,贾卫华、张勇、许蜜蝶、王伟业、聂勇战、杨亚军等教授针对医学界和公众最关注的生物样本中不同的热点问题展开了有热度有深度的宣讲,通过深入浅出的宣讲方式、丰富多彩的宣讲内容,正可谓把生物样本专题讲“活”了。从旧时传统样本库到如今的活库,从不断完善活库构建到全方位的应用,生物样本库人干“变废为宝”的大事只为打造高标准肿瘤生物样本,开展高质量基础临床研究(数据),产生高质量转化成果(新技术 新产品),最终目的是不断实现更“优”的“防-筛-诊-治-康”、提供更“利”的“评-扶-控-护-生” 创造更“美”的“人民健康生活”。《CACA技术指南-生物样本》,相比NCCN,ESMO指南,率先关注肿瘤医学科技创新源头的核心问题,即高质量生物样本的采集、处理、存储、分发和研究使用等全过程,为全球首个全面系统阐述肿瘤生物样本库建设应用的指南,将为国内外肿瘤生物样本库的规范化建设提供重要指导。

  在这短短的一天时间里,不仅让我了解了内镜诊治和生物样本的发展前沿,更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内镜诊治以及生物样本在肿瘤诊疗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潜力。对于本周巡讲的学习所悟,我有感而发的写出了这16个字:技术求精,诊治之根,整合为本,样本当先。

  两场视听盛宴,赢得了现场观众一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此次精读巡讲线上线下参会人数众多,累计观看总人数突破21亿。此次大会的圆满举办将切实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诊疗水平,并惠及广大肿瘤患者,更将助力“健康中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