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晴 | 肿瘤诊治,利剑在手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陈雨晴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影响全民健康的最大危险就是肿瘤。中国抗癌协会通过指南精读巡讲,为肿瘤防治工作做了巨大努力,助力健康中国。

  “肿瘤诊治,防为上计,筛为大计,诊为妙计,治为生计,康为远计”是中国抗癌协会樊代明院士提出的肿瘤53计宗旨,作为基层医生,深有感悟,目前我们医疗的重点一直在查出肿瘤,治疗肿瘤,但其实,如果能把环节致力于防、筛环节,将肿瘤疾病防于未发,查于早期,或许会让患者更早受益。良好的生活习惯更能远离癌症,消化道疾病的肿瘤,更多的是管不住嘴,改变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让癌症有可乘之机。作为基层医院,我认为后期的工作更应该致力于肿瘤预防的宣讲,让人民意识到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通过观看CACA技术指南解读,让我受益匪浅,体会颇多,本节内容更多的是MR检查在肿瘤诊断的作用,癌症三级预防“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影像学是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MR在软组织分辨率上有较高的优势。通过多方位、多序列、多参数、多对比成像能检测人体功能及代谢信息并可进行定量成像。对于消化系统疾病,MR在腹部脏器肿瘤的发现相比CT更敏感、准确,且对于胆胰疾病,MR能更清晰显示壶腹部肿瘤、胰腺肿瘤、胰岛细胞癌等具有较高敏感性,MRCP能清晰显示胆胰管扩张,结石等。学习了刘玉林教授关于MR在肝脏肿瘤中的应用,了解肝脏MR动态增强对于肝脏肿瘤判断的优越性,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增强可应用于肝硬化相关结节,不典型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同时可用于肝细胞来源病变与肝癌的鉴别诊断,肝癌的治疗后评级以及肝内小转移灶识别。MR在肝脏肿瘤的诊断中具有“去伪存真、一叶知秋、入木三分”的特点,规范的肝脏MR检查是肝脏肿瘤诊断和评估的首选方法。而对于消化系统空腔脏器的肿瘤,MR的检查也有一定的作用。直肠癌作为消化科常见的肿瘤之一,CACA指南建议所有直肠癌患者术前应完善MR检查,多权限、多序列的观察可以评价肿瘤本身与周围器官的评价,可为是否能手术、手术方式及是否保肛做出一定判断依据。直肠癌MR扫描及评估覆盖直肠癌诊疗全过程,全面且精准的MR影像评估能够辅助临床调整治疗策略,改善预后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大会讲解了MR在消化系统实体肿瘤及空腔脏器肿瘤应用,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了MR在消化系统中良好的适应症以及巨大的应用潜力,作为临床医生,应该更好地了解MR、认识MR、掌握MR,为我们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中国抗癌协会结合中国国情,扎根本土民情,精研国人特色,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癌症指南,同时致力于推动专科医生、基层医生,甚至在校医学生的持续学习,更好地服务临床、指导临床,让医生更专业,让人民更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