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红伟 | 介入治疗——肿瘤诊疗的“利器”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肿瘤科 华红伟 

  非常感谢有机会参加了2023.7.30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技术指南精读巡讲-微创诊疗”的线上直播学习,听完大会讲座收获颇多!会议开场时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激情的致辞使我印象深刻。通过樊院士的讲话,让我对CACA指南建立的背景、目的以及对未来的预期有了更好地了解,“防、筛、诊、治、康”深深印刻在了我脑海中,使我感受到中国抗癌道路的任重道远。

  本次会议以肿瘤诊疗的微创技术应用为主题,会议上肖越勇教授、张啸波教授、李晓光教授、翟博教授、张肖教授、王忠敏教授以及郭金和教授分别以“借道侦敌、巧擒信使”,“射频生热、慢煮瘤泣”,“微波功猛、控瘤彻底”,“冷冻消融、瘤命终此”,“纳米刀刃,悄然毁敌”以及“核弹巧用、直捣瘤基”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通过各位专家精彩的报告,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肿瘤微创治疗在肿瘤诊疗过程中发挥的独到作用,同时,会议上著名专家团进行了深具启发性的点评,最后由樊代明院士对以上内容进行了深入总结,并提出了独特见解,听完整场会议,我进一步了解到介入微创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不可或缺,也感受到CACA指南对于肿瘤个性化诊疗的指导意义。

  结合上述各位专家的讲座,联想到我们团队平时的日常工作,目前我们团队收治的病例中多为复发难治重症肿瘤,在经过一、二线标准治疗以后病情反复进展,团队组成了多瘤种的多学科诊疗小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肿瘤介入治疗手段,有效解决了临床上诸多棘手问题:比如复杂的梗阻性黄疸,团队中的介入医生联合内镜医生进行“杂交手术”,借助于ERCP及介入造影联合技术,应用支架把狭窄的胆道支撑起来,从而解决胆道的梗阻,纠正黄疸;如消化道、呼吸道梗阻,介入医生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解除狭窄,有效解决了这类患者的营养、呼吸问题;又如肠癌肝转移患者,通过介入治疗手段,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有助于快速去除肿瘤,获得更好治疗效果。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在临床工作中充分感受到介入治疗的优势: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肿瘤治疗疗效。

  肿瘤微创介入诊疗技术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同时相关技术进展日新月异,这门神奇的学科是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独特利器,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大有作为,为广大患者打开另一片新天地,相信在未来会继续为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