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燕赵启航——河北省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成立

2023年6月25日,河北省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石家庄隆重召开。来自全省的黑色素瘤领域100多名专家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黑色素瘤的临床综合诊治热点及多学科协作,一起见证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黑色素瘤患者造福,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大会由河北省抗癌协会张旭红副秘书长主持,河北省抗癌协会组织部长何明教授宣读《关于同意筹建河北省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的决定》和《河北抗癌协会章程》,河北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运江教授宣读《河北省抗癌协会第一届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建议名单》。经民主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03人,其中常委30名、副主任委员5名和主任委员1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王玉栋教授当选主任委员;由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皮肤科张燕、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商琰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赵敏、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林林、邢台市人民医院病理科许欣5位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现场为河北省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与副主任委员颁发了聘书。新当选的主任委员王玉栋教授表态发言,对中国抗癌协会和河北省抗癌协会的各级领导给予的信任与支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未来工作会团结一致,聚合学术资源,搭建交流平台,提升基层诊疗水平,联合开展科研项目,落实科普宣传行动等,切实提高河北省乃至全国的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诊疗及科研水平。随后,中国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高天文教授做了精彩致辞,指出恶性黑色素瘤在国内是少见病,但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严重威胁着国人的健康,希望委员会全体开展多学科协作,提高规范化诊治水平,普及黑色素瘤的常识,实现专委会的工作目标。河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单保恩教授发表了精彩视频致辞,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黑色素瘤防控任务,专委会的成立将有力推动河北省黑色素瘤规范化诊治水平,促进省内的黑色素瘤防治工作,提升省内外多学科合作与学术交流,为健康中国战略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做出积极贡献。

成立大会后,随即举行了第一届河北省黑色素瘤高峰论坛,众多专家围绕黑色素瘤临床研究及进展等相关内容展开了广泛研讨。中国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高天文教授带来了《战胜黑素瘤》专题报告,报告中指出由于我国人群与其他人种黑色素瘤发病特点差异较大,黑色素瘤治疗需要结合我国人群实际情况研究发展,随后通过不同黑色素瘤病例诊治展示,发出“不治则已,治则彻底”的治疗原则呼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勇教授进行了《黑色素瘤的全程管理》,对黑色素瘤的全程管理做了系统化的诠释,并指出当前黑色素瘤药物进展非常迅猛,新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在黑色素瘤的全程管理中都应动态评估外科治疗及局部治疗的可能性。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丁妍教授做了《黑色素瘤病理诊断进展》报告,其中指出临床工作中应熟悉黑色素瘤的规范化病理报告,分子检测包括BRAF,C-KIT,NRAS等。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杨吉龙教授分享了《难治性肢端黑色素瘤TIL治疗的初步探索》的专题报告,从多个分子角度揭示了难治性肢端性黑色素的治疗进展,讲解了黑色素瘤细胞的功能亚组,并指出了TIL(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治疗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和相关自主研究。与会专家就专家讲题及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了积极地交流讨论。全体委员、与会专家一致希望,能在专委会平台上获得更加规范的诊疗技术,开展广泛的学习及交流,学术会议在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

作为河北省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将团结全体委员,根据中国抗癌协会提出的“防、筛、诊、治、康”大健康服务理念和肿瘤全链条管理要求,依托中国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委会和河北省抗癌协会平台,践行协会宗旨、发展学术交流、履行服务职能;以学科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学术和技术创新的同时,开展黑色素瘤规范化诊疗巡讲活动,全面提升河北省黑色素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水平;加强多学科协作,建立河北省黑色素瘤诊疗的“全合一”平台,推动多中心的临床转化研究,不断提高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生存;加强继续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与培训工作,为基层提供技术帮扶;重视科普宣传与推广工作,推动防癌抗癌工作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群众健康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