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 陈盼云
在盛夏的七月,非常荣幸能够聆听由樊代明院士牵头组织的“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病理诊断”直播会议。中国医学长期崇拜“外国权威”,经常学习和照搬国外医疗指南,但有时诊疗方案并不完全适合中国患者,因为中国患者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医生也有自己的经验,因此中国也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指南来规范诊疗,CACA指南由此诞生。
CACA指南注重“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生”,对于本次的会议主题“病理诊断”来说,最重要是其中的“筛、诊、评”。“筛”是指“肿瘤筛查、易感基因筛查”;“诊”是指“肿瘤病理诊断和分期”;“评”是指“复发风险评估”。相信每一位临床医生都明白对于肿瘤的确诊来说,病理诊断至关重要,是最准确的诊断,也是所谓的“金标准”,特别是对于我们消化内镜医生,每一次的内镜诊断的同时都伴随着病理诊断。在本次讲座中,樊祥山教授对于胃癌病理展开了详细的讲解,其中提到了分子学诊断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多聚酶链反应等,使我所获颇丰,现今组织学分型已经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需要注重分子类型的异质性,即不同个体、部位和组织类型胃癌分子类型可能不同,分子分型更有助于个体化治疗。同时盛伟琪教授也指出肠癌中基因诊断的必要性,对于所有新诊断的结直肠癌病例都需要进行微卫星和错配修复检测,因其在“筛查、治疗和预后”等各方面都具有相应的指示作用,亦是让我受益匪浅。
非常感谢每一位参会老师的精彩讲解,也感谢信息和新媒体时代发达的今天,能让身处千里之外的我即使不能到达现场,也能在线上参与这场学术盛会,通过这场会议,感觉自己收获良多,加深了对肿瘤的病理诊断及规范化诊疗技能,同时也认识到需牢固树立整合医学的观念。整合医学,以人为本,与君共勉!
来源:中国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