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超 | 毕业听CACA,好多话想说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西安) 林俊超

  光动力疗法是基于光化学反应等,通过静脉输入光敏剂,配合光敏剂在不同肿瘤细胞中的聚集,最后通过一定范围的光照射后,激发、传递、放大光能,最终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结合CACA上期的质子重离子治疗,早期根治,晚期姑息,肿瘤防治,赢在整合,这个理念深深的植根在我的脑海里。为什么在光动力疗法中先讲脑胶质瘤呢?个人理解是因为脑胶质瘤对光敏剂的吸收率比普通肿瘤高30倍。为什么第二个案例举食管癌呢?个人理解是因为食管癌一般发现的时候都是晚期了,延长及改善患者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姑息疗法可能更受关注。在传播一种新理念的时候,我们都愿意拿出效果最好的案例来展示。就像水果摊上,放在聚光灯下的永远是最好的果子。但决定水果摊销量的一定是管理者对水果摊整体水果质量的把控。这就体现了上位者的思维境界,在肿瘤防治,甚至对整个医疗体系来说,只有全方位、多学科的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医药与疗效之间的共赢。

  其实每次的CACA,院士及各位老师都会给我们带来了除了专业知识点评以外的,一些思想上的冲击以及思维上的碰撞。回忆CACA,我庆幸的是,从CACA中,我学习并理解了什么是整合,什么是自然力。下面我举三个例子,进行阐述。第一个,记得樊院士不只一次的在许多正式场合,自嘲说有人在网上诋毁我们实验室就拿一个分子在这个肿瘤上做一下,在那个肿瘤上做一下,都是套路,好比抄袭,没有创新。由于当时我认知水平不高,我总想表达什么去反驳,但仔细想想好像也确实如此。直到樊院士组织我们开展“五化”写作,我第一次理解并整合五化后,发现翻译后修饰在疾病进程中扮演着如此的重要作用。如果此时,这位网友站在我对面,我想对这位网友说:同一分子在不同疾病中,起主导的修饰方式不同,极有可能导致其功能的不同,继而影响疾病进程。所以哪怕研究同一分子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机制,这样的研究也是创新的,只不过用于证明的方式、方法可能是通用的,所以才略显套路。第二个例子,某次CACA后,在和师兄聊课题,师兄突然说到这就是分子的自然力。我才如梦初醒,第一次开始理解自然力的概念。细胞是聪明的,它释放、合成或代谢某一类蛋白,一定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适应环境的改变,而不是让自身走向灭亡。只不过可能A细胞分泌的用于自保的蛋白,却造成了B细胞的损伤,这就构成了细胞间的互作。同理,分子间,细胞器间,细胞间,器官间的正常互作维持着人体必不可少的生理活动,这就是自然力的一部分。2022年有一篇发表于Nature的文章描述了除免疫细胞外,上皮细胞及干细胞也存在类似固有免疫应答的炎性记忆及损伤记忆,这就是自然力啊!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才对樊院士说的“不论是中医、西医,从其一开始产生,就是以人的“自然力”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果这个时候,这位网友站在我对面,我会告诉他,我们研究的是同一分子在不同疾病中,通过调控不同疾病的自然力,进而影响疾病转归的这么一个科学问题。最后一个例子,还是在CACA中,樊院士说疾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的,主要是由基因易感性,生活饮食习惯,工作生活的暴露环境,心理状态等造成的。细细评鉴后,我个人理解是,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得更注重整体,在自然力的基础上更灵活使用整合观念。例如在IBD中,要更关注高脂饮食诱发的多因素候选基因群对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而不再是只关注某一类基因,某一个基因。在思想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抛开了分子复分子,分子何其多的局限,提升基础实验向临床转化的概率。更重要的是在临床实践中,随着CACA技术指南的开展,我既了解了各种肿瘤放、化疗的指南规则,又知道了各种晚期姑息治疗的方法。或许现在的我也没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但当我下临床遇到实际临床问题的时候,我一定会选择,在与这个临床问题相关的CACA指南及技术指南中寻找帮助。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樊院士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把实践中的真知变成了理论,把论文写在中国医疗事业这片急需真雨露的大地上,响应了习主席当一名党和人民都需要的真专家的号召。何之不易,当然网上的这位网友可能也是一时不查,或者说如果他有在听CACA的话,他也会逐渐明白自然力及整合的魅力,也就不会有之前那种局限的想法。医学生的一生犹如滚石上山,稍有不慎就会反复,甚至陨落。樊院士总能在CACA上,在不经意之间给我们提供许多有趣且有用的概念。对我来说,或许在院士提出某一种概念的第一时间,由于我自己水平有效,并不能很好的吸收这种先进的思想。但这些概念和这些话,总会在我后面的人生中,在不经意间,给我一些醍醐灌顶的感觉。严格地讲,樊院士不是直接带我的导师,我马上就要毕业了,在此,谢谢院士三年来的教诲,也感谢国重实验室及各位老师同学的支持与陪伴。

  癸卯年初夏


来源:中国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