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 | 控瘤道阻且长 保育行则将至——2023CACA技术指南精读巡讲之“生育保护”学习浅见

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肿瘤二科 刘亮

  近年来,我国癌症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中国年轻癌症发病率无论男性和女性都在持续升高。而部分年轻癌症患者确诊时未有生育,随着国家出台最新生育政策,二胎甚至三胎的生育愿望也逐年提高,至少半数以上的年轻癌症患者完成治疗后仍有生育愿望。但目前我国癌症患者生育力保存需求未得到广泛关注,且生育力保存技术尚无统一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和评价体系。而基层县级医院甚至一般市级医院的肿瘤治疗前,生育能力保护还是薄弱环节,甚至是空白。在樊代明院士带领的中国顶尖级肿瘤专家团队制定的CACA指南立足于整合医学理念,建立以MDT to HIM的多学科整合治疗体系,强调“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从理论体系中对肿瘤的防治进行了新的突破。本次CACA指南精读巡讲第34站主题“生育保护”便是《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中非常重要的“一技”。

  一项针对癌症患者生育力保存现状的调查发现,我国年轻癌症患者对治疗引起的危害缺乏系统认知,80.72%的患者不知晓生育力保存的常规方法、90%的患者由于多种原因不愿进行生育力保存。这说明大众人群对生育力保存意识较淡薄,因此应加强生殖领域对生育力保存的宣教和应用,积极解决癌症患者生育力保存难题。本次巡讲内容上涵盖了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内科系统治疗对生育能力的保护等,同时强调了治疗前的系统宣教和生育能力评估。旨在加强生殖领域对生育力保存的宣教和应用,积极解决癌症患者生育力保存难题。

  巡讲专家们详细解读了造成生育能力受损的诸多原因,很多年轻癌症患者因综合治疗而导致生育能力受损,主要是由于性腺(睾丸或卵巢损伤)、脑部(下丘脑垂体轴损伤)或生殖系统(子宫、前列腺、精囊腺)的直接损伤或手术、放疗(特别是盆腔或下腹部区域的放疗)或细胞毒性药物化疗后的损伤。因此,对于年轻癌症患者,在综合治疗过程中应更加重视生殖功能和生育能力的保护,对于尚未生育或仍处于生育期的患者,保护生殖功能尤为重要,更有利于患者综合治疗后生育功能的恢复。

  临床医生比较关心的癌症患者生育力保存的方法,也有详细的解读。女性癌症患者生育力保存方法包括:胚胎或卵母细胞冷冻保存、、卵巢组织冻存、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卵巢移位等;男性癌症患者生育力保存方法包括:精子冷冻保存、睾丸组织冷冻、冻存精原干细胞、抑制活跃的生精细胞等。

  生育力保存技术为癌症患者提供生育可能,是生殖医学领域、肿瘤治疗领域的又一次进步,但同时它带来的伦理问题不容忽视。癌症患者生育力保存除了癌症带来的痛苦外,还将面临以下问题:①若癌症复发,如何保证其胎儿出生后的生活质量。②患者治疗后的健康状况,是否可回归社会,恢复工作,是否有精力照顾家庭。③胚胎植入前是否进行遗传学检测技术,此技术是否能有效甄别遗传风险的高低;后代是否因为疾病、抗癌治疗和冷冻保存技术的影响而具有更高的身体缺陷和癌症风险。④生育保护技术是否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等等。临床工作中,我们必须要遵循癌症患者知情同意,不仅要考虑患者本身疾病的特殊性,还要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做好人文关怀及告知工作,充分尊重患者的主观意愿并告知生育力保存的利弊是实施生育力保存的重中之重。

  目前,癌症患者的生育力保存技术虽然仍在进行积极探索,治疗过程中未知风险及相关伦理问题亦无法避免,但各研究机构及生殖中心仍在为寻求更先进的技术为年轻癌症患者实现生育愿望而努力,同时对于伦理方面的问题,也将在未来实践探索中寻求到答案。本期CACA技术指南精读巡讲也为我们临床医生指明了方向,感谢巡讲团队的精彩宣讲,感谢CACA指南的一路引领,肿瘤防治事业虽然道阻且长,但有我们肿瘤人的一路坚行,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必会未来可期!


来源:中国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