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国皓 | 粒子治疗 杀敌无形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熊国皓

  首先,樊院士介绍了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的诞生,强调肿瘤防治,赢在整合。随后就进入了会议的主题——粒子治疗,五位教授分别从质子重离子的物理特性、生物效应、及它们在临床的应用和对比光子线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王小虎教授:介绍了现今的放射治疗主要有普通放射治疗(X、Y射线和电子)和粒子治疗(质子、重离子等),全球运行的质子重离子中心数目及粒子治疗患者统计,还介绍了指南框架及内容。

  尹勇教授:介绍了粒子的物理学基础——布拉格峰,指荷能带电粒子在穿越物质损失能量的过程中,能量损失会在其射程末端形成一个峰,实现“定点爆破”,在纵向和横向上形成近三维形状的剂量分布,质子能量沉积轨迹近似直线,剂量半影较为锐利,质子束在Bragg峰远端边缘之外几乎无剂量沉积,还展示了他们中心分别用质子和光子做出的乳腺癌、全脊髓计划对比,充分证明了质子在治疗这两种肿瘤的优势。随后介绍了碳离子束的特性,1、物理剂量尖锐的布拉格峰,2、多重散射效应小,束流横向散射小,3、可采用PET进行治疗中的剂量监测。最后,在质量保证方面也做了介绍,质量保证贯穿于粒子治疗的各个环节,同时也对粒子治疗的质量保证提出了挑战,与光子治疗相比,粒子治疗的最大的特殊性在与其射程的不确定性,如果射程不准确,反而会损害正常组织。

  张秋宁教授:放射生物学效应,人体收到放射治疗后,在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物体等各个层次上,引起结构与功能变化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与射线类型、照射剂量、照射范围等有关。线性能量传递(LET),具有高、低不同的LET射线,粒子与光子比较更有优势,高LET(RBE:2-5)射线集簇性DNA损伤为主,难以传递损伤信号对其进行修复,低LET(RBE:1.1)射线损伤以DNA单链断裂为主,损伤距离较远,可以激活相关修复机制对其进行修复。碳离子对富氧、乏氧肿瘤均有很高的杀伤效应。

  曹璐教授:认为“质子治疗,温柔一刀”,精准高疗效,低毒低负担,特别在治疗儿童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鼻咽癌、眼眶肿瘤、前列腺肿瘤、特殊部位肿瘤、脊索瘤、乳腺癌及复发肿瘤的剂量学优势和临床获益,对于特殊部位要选择合适的运动管理方式,和PET验证。最后,还讲到质子治疗临床应用前景思考,基于数学模型,优化病人选择合理安排质子与光子联合治疗。

  孔琳教授:介绍了碳离子在临床治疗的特点之一“精”,碳离子放疗的物理学优势可以精确地将剂量集中在肿瘤区,比光子和质子的射野边缘更锐利,横向散射更少。特点之二“准”,要保证整个治疗流程的准确性,制模定位个体化,靶区勾画多模态影像融合,运动管理,位置验证。最后还提到单纯碳离子放疗和混合射线束放疗的临床应用模式。

  通过这次学习,我主要有几点感触:一、CACA指南对我们基层医院的指导意义非凡,确实是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二、以前对粒子治疗没有深入的了解,通过这次学习,不管是从物理剂量学还是放射生物学,光子放疗的瓶颈是可以通过粒子放疗突破的;三、通过几家中心的病例分享,特别在治疗儿童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鼻咽癌、眼眶肿瘤、前列腺肿瘤、特殊部位肿瘤、乳腺癌及复发肿瘤的剂量学优势和临床获益,我们的光子治疗是不能企及的;四、在粒子治疗的整个流程的QA、运动管理及位置验证要比光子治疗严格得多,也发现粒子的射程不确定对物理师和临床应用提出了挑战;五、以前以为粒子治疗对我们基层医院很遥远,但是通过这次学习发现通过樊院士和国内很多物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国产的粒子治疗设备不仅越来越先进,而且和第一代粒子设备相比体形缩小一倍,价格也越来越便宜,相信在很近的将来,中国的多数患者都可以用上先进的粒子放疗设备。


来源:中国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