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晴 | 聚焦肿瘤筛查 知难易而后进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李梦晴

  5月27日,我在线上观看了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工程院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委会、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广西抗癌协会承办的“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筛查技术”专场。作为一名消化科医生,每一次学习CACA指南都能深深震撼到我,此次会议聚焦癌症早期筛查,我受益匪浅。

  2022-2023年,中国抗癌协会组织万名权威专家集体编写完成了我国首部《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分为瘤种篇和技术篇,覆盖53个常见瘤种和60个诊疗技术,共计113个指南。让我动容的是,为了推进中国肿瘤事业的发展,改善人民健康水平,由樊代明院士带领的中国抗癌学会主办的CACA指南精读巡讲已经走过了15个省会城市,开展了2500场中国巡讲,还组织了进校园、医师认证、下基层等一系列指南推广活动。CACA指南的推广工作令人深受震撼,也让人欢欣鼓舞,这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最真实写照和伟大实践。

  中国是癌症大国,在中国每天约有8000人死于肿瘤,美国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达70%,而我国仅近40%。我国最新的肿瘤登记数据,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中国恶性肿瘤首位,全球大约半数新发肝癌、新发胃癌发生在我国。我国肿瘤5年生存率总体水平仍偏低,现有的筛查覆盖率低、筛查质量参差不齐、筛查结果处理和随访不足、基层专业人才短缺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的肿瘤筛查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此次南宁专场基于樊代明院士提出的肿瘤防治 “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生” 十字方针,由6位顶级专家对我国常见的肺癌、胃肠道肿瘤、肝癌、乳腺癌的筛查技术进行了精彩宣讲,从 “为何筛、对谁筛、如何筛、高效筛”入手对肿瘤筛查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深刻认识到仅仅依靠治疗无法控制癌症蔓延,预防才是癌症防控最具有效益的长期战略。选择合适的筛查人群,采用规范的筛查模式,践行严谨的筛查方案,以根治为目标,进行最合理的治疗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保障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消化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视对患者的饮食健康宣教,注重根治幽门螺杆菌,履行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进行规范化的内镜操作,更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提高对早期病变的诊断率,根据不同筛查结果选择适合患者的内镜下治疗方式,做好术后患者的随访,以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改善临床结局。

  CACA指南聚焦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遗传背景、原创研究成果及诊疗防控特色,是适合中国人群的肿瘤指南规范体系。同时它兼具国际视野,对推广肿瘤防治最新成果,提高肿瘤防治工作者能力和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未来我将以CACA指南作为工作标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勤学乐思,奋发向上,为消化道早癌的早诊早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中国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