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莉 | 任重道远 行则将至

山西省肿瘤医院 马莉

  2023年5月13日,《CACA技术指南--化学治疗》在山西太原成功发布。该指南为全国首个CACA化学治疗指南,以多学科讨论为基础,依据循证医学证据,贯彻“整合医学”理念,充分体现观点汇合、学科融合、技术整合的“整体整合”学术理念和观点,为肿瘤医生普及以化学治疗为核心的肿瘤治疗方法,充分构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桥梁,为实现肿瘤患者的精准诊治提供根本保证。通过3个多小时的化学治疗指南精读,受益匪浅,感悟有以下几方面:

  一、控瘤药物,百花齐放,仍是控瘤治疗的基石。

  化学治疗(即化疗)是指化学药物治疗,至今有80多年的历史。随着各种作用机制的化疗药物相继问世,与手术、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为肿瘤患者不断带来新的希望。作为细胞毒性药物,可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分子靶点、细胞增殖周期等进行分类。虽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免疫治疗、靶向药物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不断涌现,但化疗药物仍然是控瘤治疗的基石,是肿瘤治疗必不可少的手段。目前对于化疗药物的研发及改进存在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如何更好的实现化疗药物的高效低毒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同时在新时代下,如何将化疗药物更加有效的与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射治疗等手段联合起来,实现1+1>2的肿瘤治疗效果,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临床医生,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关注学科前沿发展,并不断巩固加深对肿瘤治疗相关指南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化疗药物给药方式调整、改变给药模式、改变药物组合方式和剂量,并利用不同的作用机制及不同类型药物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为肿瘤患者探索更加高效低毒的化疗方案,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二、精准控瘤,个体精细,真正实现肿瘤的精准化诊治。

  恶性肿瘤多因其在分子遗传学方面具有很大的异质性,使得不同肿瘤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及耐药性不同,即便对于同一种病理类型的肿瘤,对抗肿瘤治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肿瘤精准化诊疗的理念应运而生。精准诊疗的基石是依据个体间分子遗传学差异,寻找与其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如DNA、RNA、蛋白质、代谢物或微生物等,并以此作为确定药物治疗的靶点和干扰相关通路的基础。目前肿瘤诊断已从病理分型发展到基因分型再到与免疫分型三者结合的新时代,而肿瘤治疗策略也从以往手术、放疗、化疗的联合发展到以靶向和免疫为基础的精准联合治疗。然而对于恶性肿瘤这种异质性强、侵袭性强的疾病来说,精准化诊疗指导下的联合治疗是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肿瘤治疗的两大类主要靶点为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肿瘤细胞可在体内无序生长,阻断一条道路势必激活另一条道路,因此,切不可盲人摸象,而应该系统创新、跨界融合,才有望真正实现肿瘤的精准化诊疗!

  三、安全控瘤,规范前行,不断提高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基础治疗手段,肿瘤治疗的目标不同策略不同。以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为例,不同类型的淋巴瘤治疗目标不尽相同。对于一部分可以根治的淋巴瘤类型,尽早足量足疗程的规范化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式;而对于一部分不能根治的惰性淋巴瘤而言,观察等待反而是更优的治疗选择。对于肿瘤的治疗,一定要依规而行,在规范化诊疗基础上实现精准化诊治。同时由于肿瘤患者的特殊性,要以人为本,对肿瘤个体进行包括生活状况、经济状况、心理状况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才能真正实现安全控瘤、规范控瘤。

  控瘤治疗,任重而道远,新时代下的化学治疗应以多学科讨论为基础,以临床医学为导向,选择最佳治疗时机,采用最优的治疗策略,合理防治不良反应,提高肿瘤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今后将继续提高学习能力,认真学习解读CACA指南、在临床工作中遵循CACA指南、不断推广CACA指南,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来源:中国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