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8日,中国式互助关爱抗癌论坛在清远成功举办,论坛由北京健康长城公益基金会、北京东方生命文化研究院发起,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主办,广东医康养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北京、山东和广东的医疗界专家,近千名癌症患者、癌症康复者、慢病患者、志愿者齐聚一堂,以“服务患者、造福社会”为宗旨,分享最新诊疗、康复心得,共同探讨“医、康、养、研、控”符合中国国情的抗癌之路。论坛同时线上直播,观看量超过万人次。
中宣部“时代楷模”、“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理事长徐克成,北京东方生命文化研究院院长陆莉娜,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分会主任赵平,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主任师建国,国家卫健委生命伦理专家委员会委员袁钟,广东医康养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健等嘉宾分别致辞,从与癌共存、生命文化、肿瘤康复学科发展、患者康复组织建设、健康产业运营等不同角度强调肿瘤康复需要全社会关注和重视的必要性及迫切性。
论坛上,由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主办的 “逢生”全国癌症康复者广州站讲述活动,邀请了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5名抗癌勇士分享了各自的抗癌故事。其中肝癌康复者卢宏杰以自己战胜晚期肝癌,突破了医生“只有三个月的生命”的预判,成功康复20年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三朵花”健康花的重要性。来自“双癌”家庭的74岁乳腺癌康复者肖凤金讲述了自己和丈夫通过参加广东生命之光协会群体抗癌活动,实现从患者到康复者再到志愿者转变的故事。白血病康复者杨凤梅分享了自己在患病后经历绝望寻死、艰辛求医到向阳重生、帮助他人的感人故事。胃癌康复者李晓雯分享了自己被广东生命之光协会会员志愿服务精神所打动,主动承担协会成立30周年宣传片和纪念册制作工作的过程。郭连有讲述了自己患乳腺癌后与广东生命之光协会结缘并共同成长25年,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不平凡历程。师建国、赵平、刑东明、杨育斌、王春勇等5位专家作了精彩点评。
在嘉宾主题演讲环节,专家们从自身专业和工作感悟出发,对癌症治疗最新进展,中医康复成果、精神文化建设、癌症“三防”体系建设等方面作了精彩阐释,为在场所有听众提供了一次难得的癌症康复学习交流机会。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药物研究室主任刑东明教授阐述了对“中国式互助关爱抗癌”的思考。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分会主任赵平在《中国式癌症文化建设》的主旨演讲中,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强调了癌症患者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提倡科学抗癌、快乐抗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王春勇结合中医临床治疗的病例阐释了情绪管理与癌症治疗的关系,指出不良情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病因之一,医生不但要治病还要治心, 患者也要学会调节负面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保法肿瘤医院于保法院长介绍了“超微创肿瘤自体免疫疗法”的最新医学成果。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主任师建国教授阐释了癌症三防的重要性。《以爱抑癌》主编郑岩博士进行了新书讲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刘学民主任从社会参与,开放老年人资源,提高老年人价值等方面讲述《中老年人生命文化展示的重要途径》。“黄金十年”孵化中心王佰玲主任提倡向上向善,成就健康幸福高版本,结伴同行,连接更高维度的自己。北京中华文化促进会高福庆会长从癌症家属的角度《感受文化生命精彩》。国家卫生健康委科研所王玉生副所长介绍《传承精华,开创智慧中医新时代》。
论坛最后宣读了《中国式互助关爱抗癌》倡议,活动在全场高昂的“歌唱祖国”歌声中落下帷幕。以爱抑癌,有爱无癌,我们期待癌症患者通过心疗、体疗、习疗、医疗实现防复发,防转移、防再生的康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