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管理 逆转癌前病变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  李应强 马弘 傅勇

  4月15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工程院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委会及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市抗癌协会承办的抗癌协会CACA技术指南精读系列巡讲第19场-癌前病变专场活动在天津体育馆顺利召开,此次巡讲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们深受启发、深感振奋。

  樊院士首先介绍了CACA指南编写的相关临床背景。目前由权威专家集体编写的中国首部《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分为瘤种篇(53计)及技术篇(60技)。本指南秉承“防-筛-诊-治-康”和“评-扶-控-护-生”十字方针,具有原始创新和问题导向的双重价值,凝聚了广大专家权威的心血,体现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学担当。攻克癌症是我国医学科学科研的战略制高点,也是广大民众的渴求,而CACA指南的推广造福众生,体现我国的科学伦理和人权观,形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医务工作者而言,CACA指南进校园、下基层,既为临床工作夯实基础,更为临床实践提供了规范严谨的指导。

  田艳涛教授首先对癌前病变提出了思考,并对如何将整合医学“十字”方针落地生根做了详细的阐述,最终落实到重视防筛,先发制“癌”;其次介绍了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和危险因素预防,二级预防是发病预防,三级预防是临床预防;强调癌前病变防筛的重要性,让大家与其谈癌色变,不如科学防癌。陈小兵教授率先对癌前病变的定义进行阐述,并从遗传筛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病理诊断五个方面对癌前病变诊断,强调癌前病变的筛查和干预是肿瘤防控的关键,整合管理可使癌前病变可控甚至可逆。徐泉教授首先介绍了胃癌的演变过程,提出了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腺瘤性息肉是胃癌癌前病变,进一步从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胃镜筛查人群、治疗方式、随访观察原则方面做了详细阐述,主要是为了实现对胃癌癌前病变的精准防控。武爱文教授首先就几种结直肠癌癌前病变进行分类,并逐一进行阐释,重点讲了遗传综合征在结直肠癌中癌变情况,延伸至我们应如何预防,如何治疗。王鑫教授先从两个基本相同的病例引出发现早晚,预后差异巨大;通俗易懂的介绍了肺癌的演变之旅,进一步将肺腺癌、肺鳞癌、肺类癌的癌前病变进行分类;提出灵魂拷问,运用CACA指南首招“评”,从“大小、数量、密度、变化”多维评估,分类管理,治疗原则将问题逐一解答,凸显CACA指南的“整合、全程、个体化”理念。刘红教授讲述了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定义和分类,从危险因素、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分析中得出乳腺癌癌前病变是“可防、可治、可控”的结论。张晶教授的“预防之至,宫守难关”首先讲述了宫颈癌的防治,强调宫颈癌疫苗的一级预防及早筛早诊早治的二级预防,科普宫颈癌疫苗的接种事宜;其次深入浅出的阐释了分类、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诊断、治疗、随访原则。李冰教授就白血病癌前病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进行提纲挈领的讲解,让我们有了新的认识,临床工作中更得心应手。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学习CACA指南,将CACA指南运用到临床,定期积极开展MDT to HIM活动,一如既往的参与后续巡讲,希望不仅仅是CACA指南的执行者,更要成为CACA指南的推广者,让更多的医务人员获得专业知识,提升整体肿瘤防治能力,加强防筛意识,提高肿瘤的早诊早治和整合管理水平,最终实现最优化整合诊治效果,造福更多的病人。


来源:中国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