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传播肿瘤诊治新理念,开创整合肿瘤新篇章

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小亮

2023年4月1日-4月2日,《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第15场基因检测技术和第16场NOSES技术精读巡讲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召开。中国抗癌协会客户端、新华社、中新社、新华网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大专家等多家全威媒体全国线上同步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超9200万,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黑龙江省王岚副省长、中国工程院郎景和院士、杨宝峰院士、黑龙江省卫健委主任、医保局局长和多位高校校长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此次会议在国内掀起了学习CACA指南、使用CACA指南、传播CACA指南的又一个新高潮。
CACA指南传播了肿瘤诊治新理念。CACA指南在全球首次提出“防、筛、诊、治、康”的肿瘤全程管理新理念,并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将60种肿瘤诊治的最先进技术加以规范和有机整合,依据中国人群疾病特点和中国临床最新成果,融入到我国临床诊疗实践中去。“评、扶、控、护、生”的战略布局,既指明了医疗实践中的具体原则和方法,也为未来肿瘤的整合诊治的规范和前景做出了顶层设计,具有广泛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具体而言,本周的第15场技术指南,从肿瘤发生发展的基因本质特征,基因检测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基因检测技术在肿瘤早筛早诊、辅助诊断、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的多个角度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基因诊断技术在不同肿瘤和同种肿瘤的不同时期中的使用规范。第16场技术指南,讲述了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的历史沿革,理论基础以及在结直肠癌、胃部肿瘤、妇科肿瘤和泌尿系肿瘤中的具体实践,将中国人自己首创的微创外科技术更加深入人心地推向世界、推向全国、推向千家万户,也为NOSES技术在肿瘤微创外科治疗中的规范开展,提供了行业标准和技术指导。
CACA指南传递了深厚的、有温度的人文情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即便是医学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医学知识的局限性和前途的未知性。CACA指南不仅强调外科手术、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等手段对肿瘤的杀伤效应,更是首次提出对人体器官的保护和对生命质量的呵护。对人的尊严、价值的维护和生活追求的关切在CACA指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巧用九宫,完璧归赵”不仅体现了国人的智慧和方案,而且蕴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反映了中国医学科学家深厚的人文情怀。
CACA指南的推广是一次深入人心的科普宣传运动。随着指南的深入推广,全国在线观看人次屡次突破新高,此次指南发布,全国在线观看更是接近1亿人次,这其中部分是医护工作者,更多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由于医学知识和专业性和学习周期的长期性,一直以来,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与广大的人民群众一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沟通渠道不顺畅等诸多问题,CACA指南的广泛推广,不仅是对医疗卫生人员的一次规范化培训,也是一次深入人心的全民教育,对于提高我国人民群众的医学健康知识和医疗卫生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相信随着指南的继续深入推广和CACA指南进校园、下基层等系列活动的开展,中国人自己的肿瘤整合诊治指南必定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大放异彩!
通过对一系列CACA指南的深入地系统学习,我深刻地领悟到该指南具有及时性、广泛性、实用性、创新性、规范性和权威性,相信在樊代明院士带领的中国抗癌大军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实现建立“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中国人民的健康谋福祉。

来源:中国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