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基因宇宙,探索EGFR非经典突变精准治疗 | 洞见-精准·成都站

以聚焦非小细胞肺癌(NSCLC)EGFR突变精准诊疗,促进肺癌领域学术交流和临床共享为目的的“肺癌精准诊疗项目”第12期于2023年3月成功召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可教授和刘咏梅教授担任本次会议主席,刘咏梅教授做专题演讲,四川省肿瘤医院郑敏教授进行了案例分享。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张萍教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张纪良教授和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王一帆教授就EGFR阳性NSCLC的诊治进行了学术讨论。


洞见-精准--NSCLC 精准诊疗达咖谈·成都站

不同复合突变对EGFR-TKI敏感性影响不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咏梅教授讲课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咏梅教授介绍,EGFR复合突变比例占所有EGFR突变的4%-26%,不同复合突变形式对EGFR-TKI敏感性造成不同影响。除了EGFR复合突变外,EGFR突变还会合并其他突变,如TP53,KRAS等,会影响预后以及TKI疗效,可采用联合方案或者新型药物治疗。回顾性研究显示,EGFR-TKI较化疗、免疫治疗显著延长伴主要罕见突变患者mPFS,其中二代TKI的mPFS显著优于一代和三代TKI。中国人群双向队列研究显示,达可替尼一线治疗主要罕见突变,DCR达100%,显著延长患者PFS。2022版NCCN指南推荐:二代、三代EGFR-TKI用于G719X、S768I、L861Q突变的一线治疗。

一例EGFR阳性晚期NSCLC病例分享


四川省肿瘤医院郑敏教授分享病例 

四川省肿瘤医院郑敏教授分享了一例EGFR阳性晚期NSCLC病例,患者入院诊断为右肺下叶腺癌伴右肺门、纵隔、淋巴结、双肺转移(cT4N2M1a ⅣA期,EGFR19Del),应用达可替尼靶向治疗联合放疗治疗,目前PFS达到33个月。郑教授指出,患者病情进展后也有机会继续使用三TKI。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达可替尼相关的皮肤不良反应,可作为有临床价值的标志物,用于预估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结果。


达咖谈:探索EGFR非经典突变精准治疗

达咖谈:探索EGFR非经典突变精准治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可教授:二代TKI是不可逆的ErbB家族抑制剂,对于整个EGFR突变通路有更强的抑制作用。无论是罕见突变、共突变还是复合突变,都显示了更好的疗效。由于它本身活性更强,与一代EGFR TKI一样,最常见的耐药突变是T790M突变,因此,患者耐药后接受后续三代的靶向药治疗能够获得很好的疗效。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王一帆教授:外科医生很重视术后辅助靶向治疗。对于有高危因素的肺癌患者,建议进行大Panel基因筛查。根据循证医学证据,达可替尼在非经典突变和复合突变中疗效优于一代和三代TKI;因此,若发现非经典突变、复合突变,可先用二代达可替尼,在患者长期管理中,如果出现疾病进展,再行基因检测,判断是否出现新的突变,再进行三代药物的选择,是更有效的管理方式,可以获得更长的PFS和OS获益。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张萍教授:二代TKI相对来说皮疹会更严重一些,中医药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在临床上针对应用达可替尼的21L858R突变患者,采用中医药内服加外用疗法,可以有效控制皮疹不良反应,使患者能够坚持应用靶向治疗,达到很好的疗效。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张纪良教授:我认为,EGFR非经典突变目前的一个困境是检测标准不一,有些地方为免疫组化,有些地方为NGS,且检测的层数也会影响非经典突变的检出率。因此,检测标准的统一是努力的一个方向。另外,目前针对非经典突变的研究较少,需要医生去探索有效的治疗方式。未来,期待有更好的检测方法来发现非经典突变,以及有更好的药物来治疗这部分患者。

 

结语

本次会议各位专家就EGFR非经典突变精准治疗进行了探讨。刘咏梅教授指出,在面对EGFR非经典突变时,由于相关文献报道及临床经验有限,医生常常感到茫然,不知对于TKI是敏感还是耐药。基于此,可以在转化医学研究中,借助结构模拟数据和临床前的一些模型,来探索TKI对于罕见突变的疗效,提供前期的一些数据。另外,也可以建立EGFR非经典突变的数据库,由少及多,进行TKI探索性治疗,发现更多对TKI敏感的患者。中国抗癌协会继教与科技服务部及辉瑞公司将继续开展多种学术交流活动,为专家共享临床经验、分享临床最新进展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