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专委会 在线系列教育——肝癌专题

2020年03月22日晚19:00,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专委会在线系列教育讲座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多领域专家及学者齐聚一堂,共享学术盛宴。本次会议由百济神州医学部负责组织筹办,进行全程线上会议直播,近200名专家同道同时在线观看直播。

会议首先由来自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的张艳桥教授致开场辞,希望借此盛会分享不同消化道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与经验,如食道癌、肝癌、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与各位同道携手共进,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最优的治疗方案,使临床患者达到受益最大化。由于现阶段对于肝癌患者化疗及免疫治疗探讨较少,2019年肝癌诊疗规范虽已修订完成,由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未得到很好的解读和传达,因此此次会议我们选择了肝癌治疗相关专题进行探讨。同时也希望能陆续举办后续线上教育会议,来传递肿瘤治疗各领域治疗的新思想。

 

 

SESSIONⅠ:学术报告

本环节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谭广教授、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的刘瑞宝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曲秀娟教授共同主持。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肝胆胰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谭广教授,对2019年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较于2017年版规范新增内容部分进行了介绍与解读,阐述了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领域的新思想。该报告对于内科医生来说是外科治疗的扫盲介绍,对于介入科医生展示了合作治疗的必要性,对于外科医生而言则更是治疗方面的引领和指导。

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会常务委员刘瑞宝教授,对相较于2017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版规范中有关介入治疗的新增部分进行了介绍,尤其对新增的TACE并发症部分,作了“要点论述”,并结合很多有特点的临床病例,展示了TACE近期治疗所取得的进展,由此表明,介入手段在肝癌治疗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用武之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常委曲秀娟教授介绍了原发性肝癌免疫治疗的背景以及发展史,由肝癌免疫治疗的一、二线药物选择,再到目前现阶段所采用的药物治疗作以简单的介绍,并对未来原发性肝癌的免疫治疗策略做出了畅想与展望,希望其能够进入精确、联合、多样化的免疫治疗时代。

 

SESSION Ⅱ:在线答疑

本环节由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的张艳桥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谭广教授、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的刘瑞宝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曲秀娟教授共同主持。

 

Q1:有关免疫联合TKI治疗的时,是用免疫还是先用TKI

曲秀教授联合TKI多靶点抗血管治疗在一线疗法中已获得一个小样本快速突破性疗法的审批,在二线治疗中我们也有这样类似的研究,目前从一线疗法的主要证据来看,还是同时用药更多一些。

 

Q2:对于一种免疫治疗药物治疗耐药后,重新选择另外一种PD-1治疗的时机大概是什么时候呢考虑使用新的免疫治疗有什么样的参考指标呢?

曲秀教授目前有很多种的PD-1和PD-L1单抗都可以买到,对于PD-1单抗已经有很多研究,比如由于表位、结合位、半衰期的不同ADCC及ADCP效应的不同,从理论上来说,不同的PD-1可能会带来不同的疗效,所以如果出现一代TKI耐药可以用二代甚至三代,或者索拉非尼耐药可以换用瑞格非尼,从用药机制来说没有问题,但是我个人认为对于一种PD-1单抗治疗失败后不积极推荐马上换用另一种PD-1单抗,这样带来的获益可能是有限的,如果将另一种PD-1单抗联合新的疗法,如消融、放疗等,可能会考虑换另一种PD-1单抗进行治疗。

张艳桥教授特别同意曲秀娟教授的看法,对于PD-1的应用选择还是应该在循证医学及规范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治疗。



 

 

Q3:对于使用免疫治疗的患者一般要求什么时候回访会比较合适?对TACE治疗的患者有1月的恢复期,是需要1月后的回访吗?

张艳桥教授:谓回访是指长期的免疫治疗,发发点要看选择的免疫治疗是否有效,有没有不良反应开始行免疫时,13)后要求回访,评估治疗安全性,2周期6)后我们会评价疗效,如果疗效好,则回访时间可以推迟延长2-3个月,免疫治疗如果有效的话,其疗效持续时间会比较长

刘瑞宝教授:入治疗后一般是4-6周进行第一次访,具体随访时间还是要根据医生医嘱来决定。如果肿瘤较大,塞效果比较好,复查时间可以稍长如果病灶比较大,按照指南不能完全栓塞,者肝功能尚可,建议1月再行栓塞治疗,访主是评价上一次的治疗效果,并不代表再次治疗,所以患者还是应该根据医嘱来期进行随访。

 

Q4:消融与TACE用区别?

刘瑞宝教授:们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两种方法都属于介入治疗范畴,区别是TACE通过血管来进行,而消融则不是通过血管治疗。按照南来说,消融属于根治性治疗,适合于比较早期的,肿瘤直径<3.0cm或者肿瘤直径达到3.0cm但不适合手术切除,一般我们建议进行TACE治疗后再进行消融治疗比较安全。因消融治疗需要穿刺,可能会引起针道种植,在进TACE治疗时以发现其它部位有没有新发病灶子灶,如果先行消融治疗能会造成些病灶的遗漏,TACE治疗后可以将这些病灶全部显露,另外TACE将肿瘤局部血管阻断,肿瘤没有血会发缺血坏死,此基础上进行消融使肿瘤去血管化,肿瘤没有热量传导,消效果也会比较好。目前对于大肝癌,以采用TACE联合消融治疗,两种治疗方式有区别,但是为相互补充行治疗

 

Q5:对于肝癌术后需要进行免疫治疗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谭广教授:癌术后存在着复发的风险,比如有微脉管癌栓肿瘤切缘不足、肿瘤较大且没有假包膜,在手术过程中肿瘤重要血管无法获得良好的切缘,这些都是肝癌术后复发的高风险因素。对于些类患者在术后推荐TACE治疗联合靶向治疗,对于术后的治疗还是以一线靶向药物为指南中没有推荐线免疫单药治疗所以还是应当联合治疗。后免疫治疗时间根据者肝功能、全身营养状况、体恢复情况进行。

 

Q6:在肝癌免疫和靶向治疗中,不同品种PD1怎么样选择?

张艳桥教授:同品种的PD-1,目前可认为种都是一个新药,原则上首先按照适应征进行选择,但是如果在本区域内不可及,与患者沟通后,可选择国产或其它品种的PD-1也是可行的,从大方向来说,PD-1作用机制相同,提高免疫功能,阻断免疫抑制还应该根据医学数据进行药物选择

 

    后,张艳桥教授对会议进行总结,再次感谢所有与会专家同道的临,希望在今后的系列会议中大家能够相互交流学习,力协作,以提高类消化道肿瘤的多领域联合治疗水使更多的患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