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L细胞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是非常重要的预后判断要素,而这个特征往往是在初诊时医生开具的染色体核型以及基因突变分析检查中查出。大约45%的AML病例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正常,但他们可能伴有一些基因突变。测序显示NPM1、DNMT3A、FLT3、CEBPA、TET2和其他基因的突变可能具有诊断和预后意义。下面将具体介绍每个基因突变的影响。
1、NPM1突变的意义和影响
NPM1可以看成是一个比较有利的突变,对于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获益更为明显。
NPM1通常会和FLT3-ITD突变联合起来看,作为判断预后分组的依据。NPM1突变+FLT3-ITD无突变划入预后良好组;NPM1突变+ FLT3-ITD突变、或者NPM1无突变+ FLT3-ITD无突变划入预后中等组;NPM1无突变+ FLT3-ITD突变划入预后不良组。
2、FLT3-ITD/TKD突变的意义和影响
大多数文献把FLT3-ITD看成一个不太有利的突变。FLT3-ITD通常会和NPM1突变联合起来看,作为判断预后分组的依据。具体可参见NPM1突变的意义和影响。
好消息是,针对于FLT3的靶向药已经上市,包括吉瑞替尼(中国上市、获批白血病适应症、还未纳入医保)和索拉非尼(中国上市,但未获批白血病适应症、医保不能报销),对于治疗FLT3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具有比较显著的疗效。
3、DNMT3A突变的意义和影响
DNMT3A在同时不伴有t(8;21)(q22;q22)、inv(16)(p13q22)或t(16;16)(p13;q22)或t(15;17)(q22;q12)时,提示预后不良。
4、RUNX1突变的意义和影响
RUNX1是一个不利的突变,发生了RUNX1(又称AML1)突变会被划入预后不良组,但是如果是染色体检查发现t(8;21)(q22;q22.1)易位或基因检查发现RUNX1-RUNX1T1融合基因,则提示预后良好。
5、TET2突变的意义和影响
TET2基因突变目前争议较大,对于年龄≤60岁的年轻患者而言,通常认为无影响,但出现在预后良好患者和具有NPM1突变而没有FLT3-ITD突变的患者身上时,通常认为是潜在的预后不良因素。
6、CEBPA突变的意义和影响
CEBPA基因突变需要区分是单突变还是双突变,双突变可以看成一个有利的突变,被划归到预后良好组;而单突变与双突变的患者相比,预后会差一些,通常划归到预后中等组。最新研究显示CEBPA突变的预后意义与突变位点相关,涉及CEBPA基因bZIP区域的框内突变,无论单突变还是双突变均与良好预后相关。
7、IDH突变的意义和影响
IDH突变对白血病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有研究表明IDH1突变的AML患者预后更差,且在具有NPM1突变而没有FLT3-ITD突变的患者身上影响更为明显。
较为幸运的是,目前已经有一些针对IDH突变的药物在中国已上市,如,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好消息。
8 、KMT2A突变的意义和影响
KMT2A突变是一个预后不良的指标,AML伴t(9;11)(p21.3;q23.3)染色体易位或MLLT3-KMT2A融合基因被划分到预后中等组,伴t(v;11q23.3)染色体易位或KMT2A重排被划分到预后不良组。
9、ASLX1 突变的意义和影响
ASXL1是一个不利的突变,发生了该突变会被划入预后不良组。
10、TP53突变的意义和影响
TP53突变与具有复杂和单体核型的AML显著相关,是一个不利的突变,发生了该突变会被划入预后不良组。
参考文献:
《威廉姆斯血液学(第九版)》主编:KennethKaushansky、MarshallA.Lichtman、JosefT.Prchal、OliverW.Press、LindaJ.Burns、MichaelA.Caligiuri;主译:陈竺、陈赛娟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