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血液系统肿瘤的一种笼统说法。由于其专业性较强,医学普及的不足,以及很多电视剧的渲染,让普通人对白血病的了解只停留在疾病的名称上,并且对其心生恐惧,不能够正确的面对。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不幸罹患白血病,正确的心态是做到尽可能的了解它,这样才能够配合血液科医生的工作,从而得到最好的疗效。
首先白血病的分类就有很多,并不是每一种都是不治之症。搞清楚自己是哪一种白血病就是首要工作。患者一般在体检时查血常规发现有异常去就诊,或者是出现了牙龈出血、贫血等症状去医院就诊。而确定白血病的种类,需要做一系列专科检查。其中最重要的是骨髓穿刺。通过血涂片、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基因检测、染色体检查等检查获得病理学的证据,我们才能确定是否是白血病,以及是哪种类型的白血病。这里再和大家普及一下,在医学中最重要的诊断是病理学诊断。病理学证据是所有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指临床上由于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对取自病人活体内的病变组织、细胞,进行病理的诊断。其余所有的证据的有效性都小于病理学证据。白血病大致分为4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急性髓系白血病又分为多个亚型。AML通常用阿糖胞苷和蒽环类药物治疗。对预后不佳和复发难治患者可能会增加或改用其他药物。其中M3型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不同于其他AML治疗,采用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为主的治疗方案。大部分的CML采用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能显著延长中位生存期,绝大部分新诊断慢性期患者采用TKI治疗的生存期与同龄人群相似。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目前作为进展期CML患者或多种TKI治疗失败的慢性期患者的挽救治疗。ALL虽然最常见于儿童,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生。成人的ALL治疗失败率相对较高,部分与预后不良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较高,以及对强化疗耐受性较差有关。目前的治疗手段可使将近90%的儿童及40%成人获得长期无病生存,甚至治愈。CLL 是一种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肿瘤性疾病,CLL的临床进展因人而异,异质性很大。很多患者初诊时无症状,此时无需治疗,可直到出现临床症状或疾病进展时再开始治疗。
篇幅有限,本篇对白血病的分类及预后做了简单介绍。下一篇会继续增加大家对疾病的初步认识。
参考书籍:
《威廉姆斯血液学(第九版)》主编:KennethKaushansky、MarshallA.Lichtman、JosefT.Prchal、OliverW.Press、LindaJ.Burns、MichaelA.Caligiuri;主译:陈竺、陈赛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