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是鼻咽癌的高发地区,广东人表示“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不过要真追究起来,这锅还真要广东人来背。
为什么在“广东高发”?
广东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高居世界首位,每年10万人中有20-40人被确诊,是其它低发病率地区的将近20倍。而很多广东人可能还未听说。在高发地区里,又以佛山、肇庆的人为多,所以人们通俗地将其称为“广东癌”。
广东人即使移居到其他地方,发病率还是很高,说明这种病还是和人有关系,也就是跟基因遗传相关。与广东相连的广西、福建、湖南等也是鼻咽癌的高发地区,可能跟这几个省市临近,人口的流动也导致了致癌基因的传播。2002年和2010年,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曾益新院士的研究团队先后发布研究成果,发现了鼻咽癌患者人群的基因易感位点,显示鼻咽癌的确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也就意味着有些人的先天风险更高一些。
当然,在癌症的发生中基因只是作为种子,环境因素才是孵化的土壤。广东人喜好食用腌制食品,由于靠海,鱼干、腊味等是广东人餐桌上常见的食物,而这些腌制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亚硝胺前体物质,在胃内可转化成亚硝胺类化合物,有较强的致癌物质。广东地区的土壤、大米、水中镍的含量超标,某些微量元素摄入不足,这可能也是患病的原因。
单纯疱疹病毒X射线衍射显微镜图像
还有一种大家陌生的生物感染也会致癌——EB病毒。这种病毒是一种γ型疱疹病毒,主要感染人类鼻咽部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反复激活与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当然人人都可能会感染EB病毒,但是为什么只有广东人鼻咽癌高发?科学家经过科学验证之后发现,这可能是因为广东人感染的高危型EB病毒亚型,被称为BALF2_CCT亚型,这直接导致了患癌风险的成倍增加。
隐藏的“恶魔”
鼻咽癌的攻破难点在于早期仍然难以发现。尽管它属于头颈部肿瘤,但是因为位置隐藏很深,所以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它不适合手术治疗,巧合的是该病对常规的放疗技术敏感,因此多数在无须手术的情况下便可以完成治疗。
症状不明显的原因是鼻腔不像肝脏、肺部,担负着多样的功能,它只是提供类似过道的作用,因此“关心它的人很少,即使有病变也没有任何症状,这是早期发现的难点。”
较为隐蔽的鼻咽位置
很多时候,只有当肿瘤挤压到其它神经和器官时,才会出现耳鸣、声音嘶哑等情况,这样不明显的症状往往骗过了很多患者,让他们错过了早期的治疗时机。
令人庆幸的是,鼻咽癌的治愈率相对其它病种已经相对较高,五年后的存活率整体已经达到60%到70% 。
让人担忧的是复发的可能,那是另一道坎。人们习惯之所以用五年生存率形容癌症的严重程度,是因为转移和复发的情况很少发生在根治后的五年后,这段时间成为人们量度生存质量的重要标尺。
选择手术,是因为鼻咽癌复发的病人所面对的放疗强度不只是以前的两倍,而是数倍,手术避免了高强度的刺激,现在这个研究已经被列入国际指南,为更多医生治疗时所参考。
早发现,早治愈
我们都知道有鼻咽疾病应及早就医诊治。在日常生活中,如发现鼻涕带血或吸鼻后口中吐出带血鼻涕,以及不明原因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中耳积液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专科做详细的鼻咽部检查。
有效的筛查可以及早预防鼻咽癌的发生,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每年进行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等相关项目,尤其易患人群。
早期诊断、筛查是提高鼻咽癌治愈率的关键,通过血清学检测(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及EB-DNA检测,包括间接鼻咽镜检查与纤维鼻咽镜检查)、鼻内窥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可以确诊鼻咽癌,尽早进行干预及治疗。
如何预防鼻咽癌?
做到鼻咽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关键在于规律体检,以提高鼻咽癌的治愈率。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重视和预防:
远离有毒气体:尽量避免有害烟雾吸人,如煤油灯气,杀虫气雾、汽车尾气等,并积极戒烟、戒酒;
及时治疗鼻部疾病:有鼻咽疾病症状的人应及早就医诊治,如发现鼻涕带血或吸鼻后口中吐出带血鼻涕,以及不明原因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中耳积液等问题时,应及时做详细的鼻咽部的检查,以排除鼻咽癌的可能;家族中有鼻咽癌患者的,每年体检应当告知医生,最好加做鼻咽镜。
增强抵抗力:要注意生活调理,避免体力上的过劳:如重体力劳动,熬夜等;
合理饮食:合理搭配饮食可以减小罹患癌症的几率。饮食宜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或不吃咸鱼、咸菜、熏肉、腊味等含有亚硝胺的食物,不宜辛燥刺激食品、不宜过量饮酒。增加纤维摄取量,减低脂肪进食量,保持理想的体重。
图 | 来源于网络
资料来源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订阅号、南风窗、菠萝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