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普通胃镜,胃癌筛查还有哪些方法?

胃镜检查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但是胃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技术,做的过程中有痛苦,人群接受度较低,用来作为胃癌的筛查相信很多人都难以接受。那有没有其他的检查可以作为胃癌早期筛查的指标呢?

NO.1  建议筛查对象

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其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

NO.2  筛查方法(非内镜类)

1 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检测

胃蛋白酶原是胃蛋白前身,分为PGI和PGII,是反应胃的外分泌功能的良好指标,被称为“血清活组织检查”。胃黏膜发生萎缩时,血清PGⅠ和(或)PGⅠ与PGⅡ比值(PGⅠ/PGⅡ)水平降低。根据血清PG检测和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结果对胃癌患病风险进行分层。

2 胃泌素17(gastrin-17,G-17)

G-17是反应胃部内分泌功能的治疗。下降提示胃窦部黏膜萎缩,而G-17水平升高,提示存在胃癌发生风险。

3 血清 H.pylori抗体检测、碳13呼吸试验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因此,在胃癌的筛查流程中,HP感染的检测成为必要的筛查方法之一。相较胃镜下活检的方式,这两种检测方式的接受度更高,因此更加容易进行。

4 血清肿瘤标志物

体检中我们常用来检查的项目癌胚抗原、CA199、癌抗原724、CA125、癌抗原242等对于早期胃癌的筛查价值较低,因此不推荐作为筛查方式。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MG7对胃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较高,有望成为一项早期胃癌的筛查指标。

NO.3  内镜筛查

磁控胶囊胃镜筛查

胶囊内镜能一次提供胃部、肠部的全面检查,且不插管,行动自如。

中山七院内窥镜中心提供磁控胶囊胃镜筛查,患者只需在消化医学中心挂号,经过医生诊断,即可提出检查申请。

NO.4 医生评估

不要以为这些检查做完了就结束了,这时候还欠缺重要的一步,医生的评估。专业的医生会根据您的化验结果评估您的患癌风险,并决定您是否进行下一步检查及治疗。以下就是评分的系统。评分系统总分为0-23分 ,根据分值可将胃癌筛查目标人群分为3个等级:胃癌高危人群(17-23分),胃癌发生风险极高 ;胃癌中危人群(12-16分),有一定胃癌发生风险 ;胃癌低危人群(0-11分),胃癌发生风险一般。

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

依据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采用新型胃癌筛查评估模型对胃癌患病风险进行评估,筛查中高危人员推荐胃镜精查,可以显著提高早期胃癌筛查效率

该系统包含5个变量,总分0~23分,根据分值可将胃癌筛查目标人群分为3个等级:

Ⅰ. 胃癌高风险人群(17~23 分),胃癌发生风险极高

Ⅱ. 胃癌中风险人群(12~16分),有一定胃癌发生风险 

Ⅲ. 胃癌低风险人群(0~11 分),胃癌发生风险一般

注:HP 代表幽门螺杆菌;PGR:血清胃蛋白酶原 (PG)Ⅰ与PGⅡ比值;G-17:胃泌素17

当然胃镜检查在胃癌筛查中的地位不可撼动,对于评分结果中的高危人群,都建议进行胃镜检查,不同的危险人群推荐胃镜检查的频率不同。有些人可能需要每年复查,有些人可能2年或者3年复查一次,请务必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评估。

 

参考资料

1.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7年版);

2、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