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普瑞昇和中科院联合科技攻关团队推出首个新冠病毒3C蛋白酶药物高通量检测细胞体系

 全球疫情告急,特效药研发任重道远! 

新冠病毒在全球的大流行目前已经导致超过200万人感染,16万人死亡。针对新冠病毒的药物发现以及机制研究是当前科技卫生领域的紧急任务之一。尽管通过抗病毒的表型筛选,一些老药已经被发现并紧急应用于临床实践,但是目前的临床试验结果来看,寻找高效药物的任务还远未完成


 瞄准主要靶标开发细胞模型成关键 

药物的发现和机制研究中,与抗病毒表筛选相辅相成的是根据病毒生物学行为特定靶点进行药物发现。新冠病毒复制行为中,一些关键环节有可能成为药物发现的靶点。其中3C蛋白酶,即主蛋白酶(Mpro),它能够识别特异性的酶切位点,将多聚蛋白前体剪切为多个非结构蛋白,最终组装形成病毒的复制-转录酶复合体。因此3C蛋白酶成为新冠病毒中最具特征的靶标之一也是抗病毒药物发现的热点靶点之一但是由于3C 蛋白需要自剪切才能活化的特点,存在体外单独表达活性极低的局限,因此,发展快速稳定便捷的体内表达体系能够极大促进针对新冠病毒3Cpro的药物发现以及支撑相关机制研究

 首个针对3C蛋白酶药物高通量检测细胞体系 

中科普瑞昇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科技攻关团队,利用细胞工程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紧急开发了以荧光素酶报告体系为基础的针对新冠病毒3C蛋白酶药物高通量检测细胞体系该体系应用了蛋白复性的原理,能够在48h同时对几千个药物进行快速筛选和精准评价

 图二  体系检测流程图 


 体系特点 

1)体系稳定可靠

2)可实现高通量

3)成本可控

4)相关试剂可及

5)可排除细胞毒性以及药物穿膜性等问题

 平台合作 

该体系可以帮助提高新冠药物研发的成功率,降低药物筛选周期和开发成本,了加速全球抗新冠药物的研发进程,中科普瑞昇正式推出该检测体系对外服务项目,欢迎从事抗新冠病毒药物研发的科研团队咨询合作,共同助力抗新冠病的药物产业开发以及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