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万物并秀的仲夏时节,我们迎来了湖南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迎来了全国妇科肿瘤学领域众多专家和精英,群贤毕至,欢聚在富有深厚人文精神积淀的长沙。本次会议邀请到了15位国内妇瘤界的顶级大咖,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授课,围绕妇科肿瘤的规范化治疗、精准治疗、综合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
吴小华教授讲题为《2022年SGO速递晚期卵巢癌手术》,吴小华教授讨论了结合影像和分子图谱预测卵巢癌手术可切除性的先导性研究,PET/CT参数和Ca-125水平预测晚期卵巢癌患者初始减瘤术能否满意减瘤等等研究,强调了达到R0手术的三因素:肿瘤、患者和术者,突出了面对卵巢癌手术带来的挑战:医师如何改变自己的观点。呼吁建立中国妇瘤科医师培养制度和认证制度,强调培养妇瘤医师手术技巧。探讨了当前新辅助化疗选择标准的改变、新辅助治疗的改变、手术模式的改变、手术者责任的改变、SCS选择标准的改变等问题。
吴令英教授讲题为《早期宫颈癌微创与开腹手术之争证据与新进展》,吴教授从2018年LACC研究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的DFS及OS均劣于开腹手术谈起,世界范围内宫颈癌微创手术比例显著降低,必须严格选择微创手术可能适用的人群,新的保护性手术技术、无瘤原则可减少微创手术后的复发。
刘继红教授的讲题为《子宫内膜癌免疫治疗进展》,围绕子宫内膜癌分子特征与分子分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研究,以及国际指南对免疫治疗在子宫内膜癌如何推荐进行了阐述,指出子宫内膜癌的TCGA基因分型有助于预测患者预后和指导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带来新希望。
向阳教授的讲题为《滋养细胞肿瘤诊治进展》,滋养细胞肿瘤在我国常见、破坏性极强,提出低危滋养细胞肿瘤化疗应分层处理,化疗及化疗耐药的问题,目前亟待规范化、发现新方法和新靶点。同时探讨了复发耐药性滋养细胞肿瘤的综合治疗策略,多数需要补救性联合治疗:如补救性化疗、手术、免疫及靶向治疗。
唐洁教授的讲题是《复发卵巢颗粒细胞肿瘤诊治的临床分享》,从卵巢颗粒细胞肿瘤治疗格局谈起,对病因、临床表现、检测、治疗、随访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展示了三例病情复杂的复发性卵巢颗粒细胞肿瘤诊治经过,演示了术前三维重建等先进技术在治疗中的应用,体现了严谨的诊治过程和高超的医术。
马丁院士的讲题是《现代医学研究与临床转化》,指出宫颈癌作为危害妇女健康的疾病倍受国际社会关注;HPV检测敏感、便于质控已被广泛用于宫颈癌初筛;随着宫颈癌筛查力度的加大,初筛异常人群将呈倍增趋势;精准分流、全程管理概念适合中国国情;在全国范围建立宫颈疾病专科门诊势在必行;将宫颈癌控制在癌前病变,落实中国2030大健康计划。
王静教授的讲题是《药物临床研究的机遇和挑战》,解读了临床研究支持政策、并分析了研究机构面临的种种挑战。目前我院妇科肿瘤在研项目共计47项,其中由我院全国牵头的项目8项,入组结束随访中27项,入组中项目20项。
还有众多专家、教授都在此次会议中讲述了经验、最新发展动态,为我省的妇科肿瘤学的发展提供了精彩纷呈的交流平台,会议全程都是座无虚席,学术氛围浓厚,为我们带来了一堂学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