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
Session One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论坛执行主席凌志强教授主持下,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大会主席邢金良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朱骥教授作开幕致辞。
凌志强教授提到,2022肿标分会场主题是“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思想和新技术,促进新型肿瘤标志物的发现和临床应用”,历时一年筹备,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分会场共邀请40余位肿瘤标志物领域医研企专家,其中包括多位主委和杰青、优青专家,虽然多地疫情还不稳定,但多位专家克服重重困难莅临杭州出席,部分专家实在无法到会,也纷纷表示一定进行线上报告和主持。在此对各位专家、各位代表的关注与参会表示衷心的感谢!也期望各位专家、参展企业、参会代表能够充分交流、充分展示、充分合作。
邢金良教授致辞表示CCO大会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如期在线下举办,热烈欢迎现场及线上各位专家莅临出席肿瘤标志专委会分会场。肿标专委会组织集合150 余位权威专家,历时 2 年,整合全面、经典的肿瘤标志物理论及研究成果,于 2022 年 11 月正式出版《肿瘤标志物》一书。此外组织编写《肿瘤标志物异常结果分析案例集》,《肿瘤分子诊断标志物典型应用案例集》,负责及参与《CACA 指南:血清标志物检测》《CACA指南:液体活检》《CACA 指南:基因检测》3 部指南。以专委会专家为主体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及整合应用决策咨询专家团队”正式获批成立,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22年决策咨询专家团队首批建设试点单位之一。部分重点工作也将在今天大会中给大家做汇报。最后特别感谢各位专家各企业的大力支持,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朱骥教授致辞表示,会议主题精心设计了新型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肿瘤标志物交叉融合、肿瘤标志物智库之声等多个环节,邀请20位大咖进行专题分享,并邀请7位青年博士进行优秀论文报告。相信能够充分展示肿瘤标志物领域从“交叉”到“融合”的跨学科对话,深入分析肿瘤标志物在“分而析之到合而治之,从合而治之到合理治之”整合理念中的综合应用。通过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促进肿瘤标志物领域交流与合作。也相信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一定能为大家带来最新颖、最实用的学术大餐,各位专家及同道在杭州期间工作生活愉快,满载而归!
接着,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张钧教授主持下,大会进入到论文投稿先进单位及青年优秀论文奖线上颁奖仪式环节。
张钧教授介绍:2022中国肿瘤学大会(CCO)肿瘤标志专委会共组织投稿379篇,比2021年CCO专委会投稿增加45篇,其中投稿“先进单位”20家。经评审专家精心评选,共评选出45位“青年优秀论文奖”获得者。
投稿先进单位
辽宁省肿瘤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深圳大学总医院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肿瘤医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海南医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
苏州市独墅湖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2年度CCO大会肿瘤标志专委会分会场“青年优秀论文奖”,获奖者分别是:
“青年优秀论文奖” 一等奖获得者
陈洋子 清华大学
樊 滢 丽水市中心医院
吉龙涛 郑州大学华大基因学院
李 婷 西南医科大学
李晓睿 辽宁省肿瘤医院
商久妍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张梦燕 哈尔滨工业大学
郑锦森 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所
竺王玉 浙江大学
“青年优秀论文奖” 二等奖获得者
陈 冲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谷元亮 南京医科大学
侯仁涛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纪宏娟 锦州医科大学北部战区总医院
李嘉琦 郑州大学
刘 良 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
刘 曼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
刘艳艳 云南省肿瘤医院
刘兆喆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刘志颖 西南医科大学医学基础研究中心
马春辉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孙克然 河南省肿瘤医院
王培伟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徐君南 辽宁省肿瘤医院
赵宇桐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
“青年优秀论文奖” 三等奖获得者
董作亮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房怡菲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冯惠娟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
韩丹丹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侯宏霖 漯河市中心医院
黄琼广 广西医科大学
蒋英英 潍坊医学院
李 诗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李 晓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李彦红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刘思雨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
刘艺贤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刘紫薇 中国医科大学
马 特 哈尔滨工业大学
莫冬萍 江苏省肿瘤医院
冉盼盼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史 琦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卫影影 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温丽娜 北京世纪坛医院
文小玲 海南医学院
岳 萌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祝贺所有获奖的青年学者,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颁奖典礼结束后,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聂勇战教授主持《肿瘤标志物》签名赠书仪式。
首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谢晓冬教授对《肿瘤标志物》(人卫版)一书进行概览介绍。谢教授提到肿瘤标志物领域已发展成为融合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产业发展的交叉学科,《肿瘤标志物》充分整合了传统标志物及新型标志物,由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权威专家100余位,历时2年时间编纂而成,全书共17章77节,72万字,供广大临床及科研工作者使用,欢迎大家订购阅读。
随后,进入到《肿瘤标志物》(人卫版)签名赠书仪式。聂勇战教授表示《肿瘤标志物》书籍从封面、装帧、材质到编辑和内容都很用心,全体编委专家力争书籍高质量高水平成稿,书籍的发布也是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
书籍主编团队邢金良教授、谢晓冬教授、聂勇战教授为本次大会东道主,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凌志强教授、杭州医学院吕建新教授、浙江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谢鑫友教授赠书合影。
主编团队继续为相关支持企业联川生物、新格元、觅瑞、扬子江、安图生物、华得森、Olink等企业进行赠书合影。
新型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
Session Two
学术报告环节,在杭州医学院吕建新教授主持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谢鑫友教授进行《期待和现实:个体化检验学科和平台展望——乳腺癌RNA甲基化修饰标志物的研究》报告。
卫星会
Session Three
在杭州联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郎秋蕾主持下,杭州联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韩斐然博士进行《反卷积算法助力肿瘤微环境与标志物研究》报告。
肿瘤标志物交叉融合
Session Four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代志军教授主持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灿华教授进行《氧化应激与肿瘤发生发展》报告。
《肿瘤标志物智库之声》
Session Five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笑红教授主持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何帮顺教授进行《CACA指南-血清标志物检测》解读。
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教授主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崔巍教授进行《肿瘤标志物异常结果分析案例集》解读。
肿瘤标志物未来之声-优秀论文报告
Session Six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卢红阳教授主持下,中科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郑锦森博士进行《EMT肿瘤细胞衍生的外泌体miR-27b-3p通过影响血管通透性促进肿瘤转移》报告。
最后,凌志强教授总结到: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各位同道、各企业单位,克服重重困难莅临参会或线上参会,通过一天的学习和交流,不仅收获了新的知识,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专委会带领下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肿瘤标志物的相关研究能更上一个台阶,为患者早诊、早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再次感谢大家参与,本次大会圆满闭幕!
2022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暨第十六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暨中国肿瘤标志物产业创新大会(CCTB)将在上海举办,期待我们继续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