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保险项目助力乳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全球每年有200万女性患乳腺疾病,每26秒就有一名女性被诊断出患乳腺癌,几乎每1分钟有一名女性死于乳腺癌,全球每年有50万女性死于乳腺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全球癌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新增病例占60%,其中女性乳腺癌占11.7%,在数量上已经首次超越了肺癌(11.4%),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癌症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乳腺癌新发病例数约为416371例,位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谱首位,且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我国乳腺癌防控挑战主要集中在:公众主动健康体检意识淡薄、谈癌色变、高风险人群缺少持续管理、诊断分型不规范、基层缺乏标准化诊断能力和资源、缺乏标准化治疗、患者支付能力差等。

  基于我国乳腺癌防控的背景和几大主要挑战,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有关精神和部署,提高公众癌症早发现意识,由中国抗癌协会继教与科技服务部启动并组织实施的“县域肿瘤诊疗能力提升”项目和委托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承保并理赔的“乳腺癌早筛、早诊、早治”公益保险项目应运而生,为中国乳腺癌高风险人群和患者提供筛、诊、治全病程服务。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女性特点的乳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服务模式,积极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旨在提升女性乳腺健康水平。

  作为乳腺癌“三早”项目创新探索的关键一环,群众自我“机会性筛查”和国家“两癌筛查”项目的有益补充和延伸,“乳腺癌三早”公益保险项目投保人成功投保后前往初筛机构进行乳腺癌初筛,初筛结果显示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测。经审核通过后,乳腺癌患者检测阶段的自费费用可降低59%,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继续得到靶向治疗费用的理赔。项目通过提供基因检测及靶向治疗费用报销,提高了患者在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等诊疗环节的可支付性,倡导规范筛查、规范诊断、规范治疗等,助力乳腺癌全流程规范管理,提升整体诊疗质量。


乳腺癌“早筛、早诊、早治”公益保险项目流程展示

  自启动以来,在浙江省、四川省、重庆市、福建省开展了乳腺癌高风险人群的精准救助服务和管理工作:针对于公众和乳腺癌高风险人群提升了“早筛、早诊、早治”主动健康体检意识;探索了乳腺癌的在国内多层次医疗保障和创新支付模式,服务医疗卫生体系,降低患者乳腺癌就医负担。


浙江省湖州市群众对乳腺癌“早筛、早诊、早治”公益保险项目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