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至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关爱生命,科学抗癌”,副主题是“抗癌路上,你我同心”。癌症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坚持科学治疗,树立信心是面对癌症的关键。下面的节目我们就来关注下这方面的内容。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肿瘤一科住院部里,大多是正在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直达靠近位于心脏上方的上腔静脉,棕红色的药物顺着导管流进体内,进行化疗。PICC置管,这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打开了肿瘤患者的生命通道。
以往,肿瘤患者进行化疗采取的大多是静脉穿刺输液,穿刺的次数多了,静脉内膜就会容易破损,加上各类药物对血管内膜的刺激,增加了肿瘤患者化疗时的负担。
一次化疗大多四到六个周期,一般每个周期21天,加上不间断的复查,长时间的治疗,PICC置管不仅是患者静脉血管的保护者,也是患者安心接受科学治疗的心理保障。
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现如今,医院也投入更多心血在PICC置管的宣教上,观念上改变了,患者治疗的信心也就增加了。
与科技同行•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正视情绪 提升癌症治疗信心
“要治病,先治心”。癌症一旦确诊,会对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
2018年,患者肖女士被确诊为宫颈癌,突如其来的消息,对肖女士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事实上,据临床统计,90%以上的癌症与精神和情绪有关,50%的肿瘤病人有心理障碍。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内分泌,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还影响后续治疗信心的下降。
癌症治疗过程中,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除了日常治疗,医护人员也常穿梭在各个病房里,和患者唠家常,树立信心。
经过五个多月的放疗与化疗,这一次,肖女士住院复查的情况良好,精神状态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与科技同行•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重视家属参与 助力癌症治疗
对于需要复查、化疗、持续治疗的癌症患者来说,每一个决定都直接关乎生命,事实上,癌症的治疗也像是一个个以家庭为单位的“战斗”。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肿瘤二科护士长唐晚霞建议,像现在特殊时期癌症患者的出行和日常生活中患者定期的血常规检查都尤为重要,这些都需要家属的督促来共同完成。
为了给患者家属更好的服务,在湘南学院附属医院肿瘤二科还建立了化疗患者的微信群,为家属答疑解惑。
护理病患是一个持久战,唐晚霞也提醒,作为癌症患者家属,保护、照顾好自己同样非常重要,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大家齐心才能共度难关。